第250部分 (第2/4页)

磅榴弹炮之外,至少还有两个个炮兵营装备了日式野山炮。最让竹内宽愤怒的是对手打过来地炮弹之中还有自己极为熟悉。就连55师团也没有装备的90式和95式野炮。55师团的山炮兵联队装备的还是虽然轻便但是无论是射程和精度都与这些新式野炮没有办法相比的94式山炮和99式重山炮。

实际上仔细研究过对手的竹内宽也知道,中国派遣军在眼前这支中**队手中大亏没有少吃。这些年下来,损失在这支中**队手中的部队不下十几万。成建制损失的部队不在少数,这些对着自己猛轰的日式野山炮不用问。肯定是人家的战利品。这些新式野山炮在日军之中也只有精锐师团才装备,既然这些在日军之中也属新式装备地野炮都落入这支支那军地手中,那么这些部队的下场用脚指头去猜都能猜地到。

竹内宽猜测出来的事实与实际情况虽然不远,但还是有些差距的。他对面的中**队不是四个炮兵营而是六个炮兵营,装备的各种口径的山野榴炮足足有72门。除了两个英制25磅炮兵营之外,还有暂16军原来下属的一个装备了日式制95式野炮的野炮营和暂54师装备的一个装备3改式野炮的野炮营。以及一个装备了博福斯M193075毫米的山炮营和一个美式山炮营。刘家辉在临走的时候给高海宽的命令与给张恩华的命令相同,鉴于这些日式野山炮中很多一部分身管已经抵达使用寿命,此战过后恐怕无法在担负作战任务,都要转为训练使用。所以这次作战不必顾惜火炮。也不要舍不得炮弹,一切以降低伤亡为主。此战过后28集团军除了新缴获的比较新的日式野炮继续留用之外。其他的全部将更换为美制山炮和英制25磅榴弹炮。

看看143联队仅剩下的东西长不足五百米,南北宽不足二百米,一发子弹都能打一个对穿的最后阵地和所剩余的已经不到一个步兵大队的残兵败将。已经得知18师团也被中**队合围,救兵至少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出现的竹内宽知道自己如果突围还能有一丝生机,如果在坚持下去那是必死无疑十死无生。所以在抵达143联队阵地之后,竹内宽迅速的下决心,在进行一次突围。

尽管前几次突围碰的鼻青脸肿,但是竹内宽也多少摸清楚了中**队的部署情况。在与143联队仅剩的一个也是目前55师团唯一幸存作战参谋进行了短暂的研之后究,竹内宽将这次突围选在了西北方向。那里的突围路线虽然大部分是浓密的热带雨林,但是只要穿越过这些热带雨林。渡过伊洛瓦底江就可以抵达33师团所在地区。与33师团汇合。只要与33师团会合,也许这样55师团还能有一线生机。

打定主意的竹内宽在又一次拼尽全力打退了暂54师进攻之后。没有等到天黑。便集中全部残存兵力,抛弃了全部的伤员和无法携带的装备拼了命的向西北方向突围。竹内宽并不是不想等到天黑,但是眼前的形势逼迫他必须立即开始行动。要是在拖延下去,不用等到天黑,只要中**队再发动一次进攻,他就得玩完。而且深通兵法地竹内宽也知道,白天突围会更加出乎中**队的意料,成功率甚至还会比晚上高的多。在对眼前这支中**队进行研究之后,竹内宽并没有向其他日军将领那样张口闭口蔑视的将中国称为支那。将中**队称呼为支那军队。

仗打到这个时候,无论是高海宽还是合围55师团残部的部队多少都有些松懈。毕竟55师团剩余的人数在那里摆着那。在得到高海宽:“55师团112联队全军覆灭,143联队已经损失过半的,剩余部队兵力已经不足一个大队,其残存部队将在短时间之内被解决”的报告之后。特别通过侦察发现部署在钦敦江东岸监视江西英军的114联队有东进地迹象之后,为了不影响到针对日军即将抵达的援军已经作好地部署,刘家辉迅速的将暂54师调往了曼德勒以西金乌耶鸟一线布防,阻击并作好消灭这个114联队的准备。同时命令预备9师的那个团归还建制,与202师同时南下归还建制地那个团一起迅速加入到对18师团的围歼之中,以便尽早解决18师团,为欢迎即将到来的日军援军作准备。刘家辉知道对缅甸势在必得的日军绝对不会将缅甸留在中国人手中,这次肯定会派出大部队前来收复缅甸。所以刘家辉想要尽快完成对18师团的围歼,以便腾出全部手来迎敌。

经过一系列调整。留在抹谷一线继续围歼55师团残部的只有201师的两个团。而且随着55师团主力已经被消灭,负责指挥的高海宽也被抽调回曼德勒一线。负责为55师团最后送终的是201师师长史大辉。而这个史大辉在看到留给自己地只是人家吃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