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 (第2/4页)

任务。

在此同时,暂54师一部攻击杞县得手,全歼日军守军两个中队。受命迂回开封的新77师在预备90师一部的配合之下,在开封东南的陈留境内击溃日军开封驻军。日军残部在战败之后,没有敢撤回开封,而是渡过废黄河向豫北逃窜。新77师不战而下开封。

已经抵达河北的关东军两个师团在豫东战事结束之后,便停留在刑台、巨鹿一线。日军大本营犹豫了好长一段时间,终究没有舍得拿两个精锐师团冒险。两个师团在河北停留了半个月之后,被调往了日益吃紧的太平洋战场。

随着开封的收复,豫东战事全部告终。28集团军在历时大半个月的会战第二阶段,击溃、全歼日军三个半师团,以自身伤亡两万六千余人为代价,毙、伤、俘日军六万余人。

生俘日军61师团长田中勤中将,70师团长内田孝行中将以下四千多人。击毙日军12军参谋长中山源夫少将等大佐以上军官近百名。在加上之前在周口一线的的64师团只有师团长以下数百人逃脱,仅仅在豫东日军就损失部队八万人以上。这还没有将在豫南与第5集团军作战,先后被击溃的两个师团的损失计算在内。

如果加上在第一阶段豫中会战,日军损失的第3师团、27师团、37师团、63师团、110师团以及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和一个野战补充队。被击溃的62师团,69师团等,日军到此为止仅永久性损失的师团就达到了空前的九个。

此次河南会战为日军自明治大帝建立新式陆军以来,所遭遇之前所未有的空前惨败。(日本天皇语)。在加上在武汉、湘北、南昌一系列战斗的损失,其损失程度已经远超过了之前的缅甸战场。这次的损失对日军来说简直是可以用刻骨铭心来形容。尤其让日军感觉到恐惧的是,得到了新式装备补充的中**队战斗力上升速度。

好在28集团军在占领开封一线之后,因为黄河水情的关系停止了东进的脚步。让日军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然而让刘家辉停止了东进的脚步的原因,不仅仅是黄河水情。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28集团军在连续长时间作战之后,虽然取得了空前的战果,但是本身也元气大伤,弹药消耗巨大,特别是所携行的炮弹几乎消耗一空,不经过长时间的休整,也已经没有了持续作战能力。

28集团军在杞县收住继续东进的脚步,前出豫鲁边的暂70师在横扫豫鲁边之后,也撤回了太康一线休整待命。见28集团军收兵,日军也在长出了一口气之后停止了所有的调动,并将河南境内,黄河以南的部队全部撤退至于山东、安徽境内,以集中目前有限的兵力,保障津浦铁路的安全。将原河南占领区黄河以南的地区全部放弃。

同时将河南境内调回的已经凑不足一个旅团的部队沿鲁豫边、豫皖边严密布防,生怕28集团军那天没有事情干杀出河南来,尤其是现在中国派遣军兵力已经空虚到了极点的情况之下。

到7月底,8月初,河南境内黄河以南的地区已经没有一名日军。日军的主动撤离,让刘家辉同样长出了一口气,他可以将全部心思放在了黄河上。

面对日军撤走之后留下的大片空白地区,刘家辉在手头可以机动的兵力全部放到了黄河堤防上,实在无力抽调兵力填补的情况之下,电告陈部长,希望一战区能够派兵填补日军留下的空缺。

黄河目前防汛形势严重,以及作战中不小的损失,也让28集团军此时无力东进。这只是让刘家辉无心东进的两个原因,也是可以公开的两个原因。还有一点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刘家辉不想说的。

日军撤退之后,留下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十八集团军的游击区,他不想夹在中间两面难做人,更不想与自己的同胞动不动就刀兵相象。

国共两军一个拼命想要发展,一个拼命想要控制不让发展,这其中大小摩擦是断不了的。大打虽然没有,但是小打肯定是断不了。原来距离远,参合不到,还体现不出来什么。

但是近了,恐怕是非就要多了。自己的帽子在军委会某些人眼睛里面本来就有些发红,还是离这些是非远一些为好。这些地盘还是交给其他有心人去占吧。

更何况28集团军在这次作战中,与十八集团军大大小小的摩擦不断。虽然没有大打起来,但是小冲突却始终不断。仅仅在不到一个月的作战中,就出了这么多的事情,要是常驻在一起,那还不是麻烦不断。

但是出乎刘家辉意料的是,军委会并没有把豫东地区移交给一战区,而是命令此时辖区仅剩皖西,豫南以及湖北平汉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