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1/4页)

“太子殿下,请您还是回车里吧,这外面实在是太晒了。”而在队伍中央,一驾装饰华丽的大车车夫的位置,一位虎头虎脑的小家伙正坐在车辕上好奇地左右张望着,旁边的宦官不知道是晒的还是急的,一头的臭汗。

“我不,就坐这。”虎头虎脑的小家伙瞪了一眼那名宦官,小嘴嘟得高高地,继续好奇地张望着四周那由绿渐黄的景色。一面向着那倚着车门的立柱,心神不宁的万贞儿好奇地问这问那。

虽然万贞儿也是自幼进的宫,但是好歹那时候已经九岁,多少要比这位小太子更了解外面,一一地替他解说那些飞过的是大雁还是野鸭,田里种的是麦子还是稻谷,路边的大树是槐树还是枣树。

虽然在陪着小太子说着话,可是她的目光,却有些游离不定,至前些日子那位太上皇所遣来迎接他们的杨信杨将军来到之后,看到那周妃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喜极而泣的表情,万贞儿就觉得自己的心里边像是让人给丢进了几只小蚂蚁一般,老是在里边挠着。那一股说不清是妒忌,还是羡慕,又或者是后悔的情绪。

而这几天,周妃总是在拉着自己,满脸思念与牵挂地向自己这位好姐妹倾诉着她与太上皇的过往,太上皇的温文尔雅,太上皇的柔情蜜意,太上皇的风度,总之,在周妃的眼中,过去的朱祁镇就是一个完人。

而原本对朱祁镇的一切都不怎么感兴趣的万贞儿,却听得津津有味,仿佛自己也随着周妃地讲述,渐渐地贴近了他的身边,他的世界。

而且,总是会拿过去的天子,与如今的太上皇作对比,越是对比,她的心里那种羞涩而又期盼的心情就越加地强烈。

每当清晨醒来,一想到自己又离他更近了一分,心里边又完全被喜悦与期盼所充盈,不知道现在的他,是否还能记得,当初那个与他擦肩而过的小宫女,也不知道他是否会知道,自己为了他的儿子,险些把性命也搭上,而且,是无怨无悔地搭进去。

“或许,他什么也不知道吧?毕竟虽然他已经逊位,可仍旧是高高在上的太上皇,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宫女,别忘记了,还有三名宫女,也是甘愿地为太子而死。”心里一会羞喜交加,一会自怨自怜,哪里还有半分在太皇太后身边的聪慧与能干,哪里还有半分在太子宫主持事务时的精明与果决。

低垂头着的她,浑然没有注意到,远处的山梁上,出现了数十个移动的小黑点,正向着这边,缓缓行来。

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器锐,严阵待

“陛下,您看到什么了吗?”王进昌看着朱祁镇坐在坐骑背上,得瑟地拿着一个一头细一头粗的长铁筒,正在那左扭右扭地,不由得心头发痒,小声地问道。

“等等,急什么,朕还没看过瘾呢。”朱祁镇不耐烦地道,继续拿着这古怪的长铁筒观察着远方,这玩意,可以算得上是这个历史时代,第一只,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只望远镜。

虽然在朱祁镇这位前世驴客的眼里,质量十分粗糙,成像也显得有些模糊,倍数也不足,但是至少能够将远处的景物拉近,朱祁镇估摸着,至少也有三到六倍的放大倍率,虽然比起后世自己使用过的单筒和双筒望远镜来关的太远,不过,至少已经可以称成望远镜了。

说来,朱祁镇都觉得有些惊讶,没有想到,在这边建起的玻璃坊,烧制出来的第二炉玻璃,居然就取得了极佳的效果,色泽除了有淡淡地绿色之外,已经近乎完全纯洁,所以,朱祁镇才着令磨制镜片。

而他手中的这一只望远镜,正是今日一早,刚刚送到了他手中的样品,朱祁镇就干脆带着这只望远镜出了宣府,去试试这只望远镜的功效如何,另外,也需要去接一接自己那会今天抵达宣府的便宜儿子一行人。

这一路上,朱祁镇多次测试之后,虽然有很多的不满意,但是,亦不得不叹服大明的工匠的的确确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至少,做出来的第一件样品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足以让他感到欣慰。

随着那镜头在手中缓缓而平稳的移动,朱祁镇的视线之内,终于看到了一只约有千余人,裹着数辆大车,正向着自己这个方向缓缓行来的队伍。

看着那迎风烈烈的旗帜,衣甲鲜明的骑兵,还有那装饰奢华的车驾,朱祁镇知道,这应该就是护送太子朱风深前往宣府的队伍了。

朱祁镇略一扭头,看到那王进昌还有杨能等人全都眼巴巴地瞅着自己,不禁咧嘴笑了笑,指了指那单凭眼睛,难以看得清晰的地方:“你们且看看,能看到什么?”

“回陛下,微臣什么也没看到,有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