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娘老了,已近古稀 (第1/2页)

刘成离婚的消息再一次成了临江大队茶余饭后的谈资。

食堂换了新掌勺,高老四被朱学文刷掉了。吃过饭 ,人们都不愿意立刻回家,几个人聚在一起,扯会闲淡。

朱学文可是长记性了,那天他要像大小一样,早早走了,没准就没这事了。

因为他的冒失,二淘到现在还和他生气呢!两人成亲这么久了,头回闹别扭。

刘成这回更是上升到离婚的地步了,没准二淘会咋样收拾他呢!

食堂里的人见朱学文走了,谈论的更肆无忌惮了!

这种事在哪个屯子都有,其实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为这事离婚的 ,十里八村的,刘成是第一人。

以往,碰到这种事,老爷们要是厉害的,把女人吊起来,打的皮开肉绽的都有,从此女人的下半生都要为她下半身所犯的错误买单!而且还没有人同情,被折磨致死的不在少数。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有一个远房舅妈就是因为出轨,被我舅舅活活折磨死了!)

但老爷们要是窝囊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就过去了!就算孩子是别人的,也管自己叫爹。谁嘴再欠,也不敢当人面揭短。

但刘成平时就是一个怕老婆的主,金玉在临江大队的老娘们中就算享福的,从来不下地干活,孩子婆婆还给看一半。

就刘成这个性格,人们一致认为金玉要是把别的爷们领家去,他都能把自己的炕头让出去。

没想到,平时看着最窝囊的一个人,居然干出了一件最有血性的事。

人真是不可貌相啊!

也有人认为,刘成就是装犊子,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用不上两个月,磕头跪庐的也得把金玉接回来。

但两个月很快过去了,刘成并没有把金玉接回来的迹象,对于这件事的热度也慢慢过去了。

作为临江大队的书记和大队长,大小和朱学文这两个月挺上火。今年春天太旱了,挖一锹深都看不见湿乎土。

春天播种的土豆,窝瓜,那是坐水种的,总算是出齐苗了。剩下的谷子,高粱,苞米,屁崩的几棵苗,春起抓不住苗,收成就少了五成了!

大小听着江水哗哗的流淌,对朱学文说:“守着这么一条大江,旱这王八犊子样,看样子还是不能光靠天吃饭啊!以后,一定要把江水引过来,”

“那可不是个小工程!”朱学文笑着说。

大小点点头:“工程肯定不小,一年修不成,就两年,两年修不成就三年,修成了,那就是百年大计,利国利民了!”

和徐慧在一起待久了,大小也能时不时的冒出两句成语了!

今年临江大队还有两件大事要办!学校太小了,要翻盖新学校,成立卫生所。

刘家的两个孩子,常乐去了县医院,光祖去了镇供销社,让人们看清了有文化的重要性,现在比以前上学的孩子多了。

成立卫生所,保送赤脚医生出去学习,这事自然落在栓柱身上。学期一年。

四春是即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栓柱终于有了学习西医的机会,这是他一直向往的。

难过的是大小的儿子马上百天了,和哥哥一起回四马架的计划又泡汤了!

栓柱出去学习是大事,刘大个和余生需要四春的照顾。

大小出发的那天,四春抱着孩子送出去好远,直到大小加快了脚步把她拉下好远,四春才悻悻的抱着余生回家了!

大小到四马架的时候已近傍晚,他走进熟悉的小院,喊了两声:“娘,我回来了!”

居然没有回音,他赶紧跑进屋里,也没有,屋里屋外找了一圈,也没见到娘的身影。

天都快黑了,她能去哪呢?

大小走到大门口,坐在矮墙上,耷拉着一条腿,眺望七星砬子的方向。

有时间,应该上趟山,也不知道昔日的山寨经过这些年的风吹雨打,是否还屹立不倒。

大小正神游山上,村口蹒跚走来一位老人,落日的余晖把老人的身上镀上了一层金色。

看着一点点靠近的身影,大小的眼睛湿润了。娘老了,已近古稀!

他紧跑几步,扶住娘的胳膊:“娘,你去哪了?”

“我去找大小了!”老太太抬头看看大小,眼泪下来了:“大小和四都不见了,俩孩子都丢了!”

大小心里咯噔一下,娘这是咋的了,糊涂了?去年回来还好好的,一年的工夫咋就糊涂成这样了呢?

“我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