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掉到哪边,都必定人仰马翻 (第1/2页)

同年的十一月中下旬,临江大队的水稻已经有一半脱完粒了。

那时候水稻脱粒用的是串车子,车身是木板条做成的圆筒,木板条之间有空隙,上面布满铁丝葳成的弯勾,下面也有一块长板,连着皮带,旁边用齿轮传动。

生产队这种脱粒的机器,一般都是大一点的,要用四个人合力操作,用脚踩动下面的木板,带动旁边的皮带,滚筒转动,把水稻穗放在滚筒上,一个传一个。稻穗不断的抽打在铁丝的弯勾上,把粒就脱下来了。

现在觉得,那得多么笨重,但在当时还是挺先进了。只是效率很低。

打完的水稻在有风的天气,扬好了,挑选上半头,籽粒饱满的,送公粮!

余生头一天晚上,听说大小要去县里送公粮,央求他大舅:“明天我不上学,我也想跟你去!”

“去啥去,死冷寒天的!”大小知道这小子没事就爱坐车玩,但现在已经十一月份了,天比较冷,所以不肯带着他。

第二天早上,余生吃过早饭,偷偷的钻进场院里,躲在草垛空里,看着大小装好车,赶着马车出了场院。

他从草垛空里钻出来,跟在车后面,跑着出了屯子,蹬着车厢板,拽着缆绳几下爬到车上,趴在车上面,尽量低着头。避免大小发现他。

马车赶出五六里了,大小才发现车上的余生,既然都到这了,也不能撵他回去了。

只能带着他了!

上午七八点就到粮库了,排号排到下午,等到临江大队的六辆大车都卸完以后,已经快下午两点了。

余生爬到车上,坐在车辕子旁边,挨着他大舅 ,准备回家了!

正巧碰到大小的一个战友,非要拉着他喝两杯,一天的光景了,大小也早就饿了,也没推脱,让另外的五辆车先回去了,自己领着余生喝酒去了。

大小的战友要了两个菜,还给余生买了五根大麻花:“你儿子?和你长的一点不像啊!”

大小哈哈笑了:“等有机会让你看看我儿子,和我长的像不像!这是我外甥,妹家的孩子。”

两个人喝了一个多小时,一边喝酒一边回忆在一起打鬼子的时光,不知不觉, 两个人都有了醉意。

余生吃饱了,就一个人在旁边玩耍。

等到大小喝完酒,告别了战友,拉着余生,赶着马车回家了。

都说老马识途,大小赶着拉车的这匹马,就是一匹老马,不用大小咋管,自己不紧不慢的拉着车,慢悠悠的往家走。

大小从饭馆出来还没觉得怎么样,风一吹,就有点迷迷糊糊了。

马车出了县城四五里地,忽然前面一片人嚷马嘶声,大小拉住马缰绳,下了车,往前走了一会。

一辆马车横放在路边,三四个人正死命拉着一匹马,想把它套到车辕子里。

那匹马四蹄不停的来回走动,发出低声嘶鸣,怎么也不肯进车辕子里面去。

大小看见那匹马,眼睛当时就放光了。那种垂涎的程度,绝不亚于一只饥饿的黄鼠狼看见一只大母鸡。

那是一匹鞑子马,菊花青,长鬃长尾,溜光水滑的!

大小把马拴在路边的大树上,凑过去,用手摸着马脖子说:“这是蒙古马呀!这马也不是拉车的玩意啊!”

拉马的人气急败坏的说:“队上新买的马,就套不上,刚才那车的马腿坏了,把这车的辕马卸下去了,寻思挺好,拿它驾辕,结果根本套不进去。”

大小围着它转了好几圈,爱不释手:“要不,咱俩换换咋样?”

蹲在地上的男人站起身:“你哪个大队的,换马可不是小事,你说了能算不?”

旁边的人扯了一下这人的衣角,小声说:“这人我认识,临江大队的一把手,他说了肯定算啊!”

“是吗?”那人伸出手,和大小握了一下手:“我是沿河二队的队长,换了可不能反悔了!”

大小哈哈大笑:“老爷们说话,唾口唾沫都是钉,哪有反悔的道理呀!”

说换就换,几个人把大小的马卸下来,套在他们自己的车上。

这匹马也说不上是怎么回事,刚才怎么都套不上,却被大小轻易塞到车辕子里去了。

大小车上的这匹马,老是老点,但样子不错,又受使唤,几个人倒没觉得吃亏。

换都换了,也不能打赖了。

反正那匹马放在自己手里也没人摆愣得了。横踢马槽。于是几个人乐颠颠赶着马车先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