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2/4页)

搏战。敌又一个联队赶到,才把丰岛师团长救了出去。

经过四天四夜反复拼杀挣扎,第3、第6、第40师团只向北挪动了几十里路,均未突出重围。

1月8日。

阿南决心来一次困兽斗。向重围中的各兵团下达命令,“坚决围歼青山市以北地区之敌。”

青山市以北主要为杨森的部队。

是日,第6师团按照阿南司令官的命令,全力向青山市以北迂回,结果,被从郎梨市、黄花市追击而来的罗卓英集团军第4军,第26军和王陵基集团军之78军包围。全师团立即被中国军队斩成三块,层层围住,分别给予毁灭性打击。

与此同时,奉命由北南下策应大军突围的独立第9旅团,也在青山市以北影珠山钻进了杨森之20军的“口袋”。其先头部队山崎大队,自大队长以下于当日被全数消灭。

第6师团各部被分割包围,互相不能救应,且弹尽粮绝,毫无战斗力,有的冲进民房抢食生米、生菜。

阿南司令官派飞机前来救应第6师团,但双方混战成一团,飞机在天上团团打转,不知把炸弹往哪儿扔。

阿南接到飞机上传来的上述报告,万分震惊,立即命令第3、第40两师团火速前往救援。

此时,第40师团在白沙桥一带正被37军围攻,不能自拔。第3师团残部趁中国军队主力围攻第6师团之机,终于脱出重围,逃至汩罗江岸。但该师团已死伤惨重,毫无战斗力,不敢再南下救援第6师团和独立第9旅团了。

第6师团和独立第9旅团在青山市以北的重围中血战至1月12日,大部被歼。后在大批九七式轰炸机的轰炸掩护下,神田师团长和其残部才侥幸逃出重围。

1月15日。

残敌在飞机和炮兵掩护下,逃过新墙河,本次会战结束。整个会战,日军死伤共为:五万六千九百四十四人,被俘一百三十九名。

第27集团军总司杨森的部队在打扫所辖地区战场时,因日军尸体太多,无法处理,便令平江、长沙、湘阴三县出动民工若干,挖了三个大土坑,将日军尸体集中掩埋,一个坑即有数千具尸体。杨森派人在坑旁立上石碑,上刻“万人坑”三字,以作标记。

此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是自珍珠港事件以来,同盟国军的第一个伟大胜利。

英国《泰晤士报》评道:“十二月七日以来,同盟国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

伦敦《每日电讯报》刊文:“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

美国记者福尔门实地采访湘北战场后,撰文报道:“中国第三度的长沙大捷,证明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中国军队的配备若能与日军相等,他们即可很轻易地击败日军。”

日军中央统帅部认为,此次惨败,使部分将士的必胜信念发生了动摇,需要年余始能恢复。

阿南军司令官对自己独断进攻长沙;造成如此惨败的后果,曾向日军统帅部表示愧疚。

4

中国军队在长沙的出色战斗,提高了蒋介石在同盟国中的威望。当长沙会战还在紧张进行的时候,罗斯福即致电蒋介石,建议将中国和英属缅甸、法属印度支那划为中国战区,成立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部,请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1日3日,蒋介石复电美国总统,表示愿意就任此职。当日,同盟国宣布了蒋介石就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决定,并委任美国陆军中将史迪威为联合国军计划参谋部参谋长,兼任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协助蒋介石指挥中国战区的部队作战。

长沙大捷后的二十二天,美国政府宣布:给中国五亿美元的贷款,以援助中国抗战。

美国如此慷慨地出钱援助中国,主要原因在于四年多来的战争证明,中国人特别能战斗。这对于拖住日军,缓解西、南太平洋美军压力,完成“先欧后亚”的同盟国军事计划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美国政府宣布贷巨款予中国的当天,罗斯福致电蒋介石。他说:

中国军队对于残忍侵略者的抵抗。唤起了美国人民

和一切其它爱好自由的人民最崇高的赞扬。中国武装与

非武装人民在将近五年里实行坚决的抵抗,以反对在装

备上远为优越的敌人,他们面对巨大的差异所表现出来

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其它联合国家的战斗人员与人民全

都受到激励……

1942年2月9日。

蒋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