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2/4页)

,以对付英空降部队及新编第1军之威胁。

对阁下美式装备的云南军不能进击已被削弱的第56师团,余实难想像。即使区区一个师团的炮弹能在怒江江畔干扰贵军,亦无力阻止贵军之进击。我方过去装备、训练阁下之云南军,正为在此时机予以利用。

云南军如不能用于协同作战,则空运装备,提供训练教官等我方费尽心血的广泛支援,完全失去了意义。日军在英帕尔、胡康、阿恰布方面作战,七个师团之大部正在展开。

余殷切希望阁下迅速采取行动。

对于罗斯福总统这一措词强硬的电报,蒋介石于当日回电,表示抗议。因为当时日军从山西黄河北岸的大规模进攻已迫在眉睫。

4月4日。罗斯福不顾蒋介石的抗议,再次致电,以更加强硬的态度,要求蒋介石履行同盟国义务,迅速越过怒江进攻缅甸。

蒋介石也火了,采取软抗,不作任何答复。

罗斯福更火了,认为蒋介石大自私,只要美援,不履行共同的义务。4月10日,史迪威将军奉命停止了对中国远征军的物资供应。

4月14日。

蒋介石不得不改变态度,指示军政部长兼参谋总长的何应钦,向中国远征军下达了反攻命令。

中国远征军是一支经过蒋介石在中国精锐部队中挑选出来,又经过美军在云南严格训练,配备美武装备的精锐之师。它是蒋介石的本钱和骄做,但若没有美国资助,恐怕难以成其为远征军。

1944年4月,在卫立煌司令长官指挥下,在怒江东岸发动北缅反攻的中国远征军部队有:霍橙彰将军第20集团军所辖第53、第54两个军。宋希濂将军第11集团军所辖第71、第2、第6三个军。何绍周的第8军。

5

1944年5月25日。

派遣军总司令官(火田)俊六大将和第5航空军司令官山下琢磨中将,以及参谋人员飞抵武汉,分别将总军和航空军战斗指挥所推进到汉口,以便就近指挥打通大陆走廊第二阶段作战——长沙、衡阳会战。

在这之前,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已将主力悄悄地集结到长江沿岸;日本国内的第47师团和新征招的十万补充兵及战马四万匹,已顺利运达武汉,补充和加强第11军战力;在日本首都东京担任防空的最新“四”式战斗机第22战队,亦安抵广东和武汉机场;担任打通平汉铁路南段作战的华北方面军第27、第34两师团和坦克第3师团一部,亦巧妙地南下,集结于武汉地区。

当天夜里,在汉口第11军司令部(派遣军前进指挥所设于此),由总军召开各参战部队兵团长会议。

(火田)俊六总司令官讲话:“我方投入长沙和衡阳作战的兵团为:第11军七十个大队;第1军第37师团、第13军第64师团、独立步兵第5旅团、第1、第2、第4三个野战补充队,共三十个大队;华北方面军坦克第3师团一部,第27师等部三十个大队;华南方面军二十个大队。地面陆军部队共计一百五十个大队。另外,还有第5航空军,两个飞行师团,海军舰队和陆战队协同作战。这是自我军对中国开战以来,使用兵力最大的一次作战。”(注:1938年武汉会战,日军地面部队为一百四十个大队,航空兵约一个师团;1942年摧毁浙江中、美航空基地,日军地面部队为八十二个大队。)

(火田)俊六接着说:“总军判断,敌第九战区部队加上第六战区可能增援的部队在内,在我军进攻长沙时,敌方使用的兵力约为四十个师;我军进攻衡阳时,预料敌交战兵力为五十五个师左右。区区五十五个师;在我如此强大的步空兵团面前。是不足为虑的。”

“本次作战,攻克长沙是重要一环,自应全力以赴。但是,我军此次所用兵力,长沙一举可破,不成问题。战局的关键在于,我军攻克长沙之后,向衡阳进攻时,中国远征军可能回援反攻。这是本次作战的最大危机。因此,在远征军到来之前,能否攻下衡阳,是本次作战成败的关键。总军要求,所有参战兵团、务必重视作战速度。陆海空军紧密配合,快速推进,抢在远征军到来之前,一举攻占衡阳城!”

“由于本次作战涉及几个方面军部队参战,总军将亲自负责协调指挥。战场总指挥由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担任。”

在此之前,横山勇的几位前任,曾指挥第11军同薛岳将军的第九战区进行过三次长沙会战,三次都以第11军的失败而告终。横山勇认真研究了这三次失败的原因,从中研究了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