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2/4页)

张媒婆笑道:“秀才大喜,本村首富翠姐家愿意与你结亲,嫁妆是二十亩上好的水田,你意如何?”

秀才还没说话,倒是薛老爹眉头一皱:“他这是嫁女还是招郎入赘呢?”

张媒婆脸色微沉却也勉强笑道:“翠姐家就一个独女,这两老死了后东西不都全是你的?这嫁女和入赘有啥分别啊?”

薛老爹道:“自然是有分别的,那孩子跟着谁姓啊?”张媒婆道:“自然是跟着翠姐家的姓,人家出那么大的价钱,不就是想给家里留个根么。”

薛寅松忙在一忙帮腔道:“那如何使得,秀才以后是要考功名的,若真是做了官这入赘的身世说出去可就不好听了。”

张媒婆气得牙痒:“你们别在这里东一句西一句的,秀才还没说话呢。”

小秀才笑道:“也正是这个理,我虽来了这陈家村,可族上也算是名门望族,我母乃是秦川城何家的本家二小姐,我爹在世时乃是官居五品的知府同知,别说不肯入赘,但凡是普通点的人家,我也是要挑对方身世的。”

因为秀才来家时并未说过自己的身世,村里人只以为他是何家的亲戚,如今这么一说才知道他算是何家老爷的本家外孙,虽然算是个落地凤凰,但到底也是强过普通人,张媒婆这才知道打错主意,忙说笑几句便愤然告辞。

虽然危机暂时过去,但总也是存在的,薛寅松躺在床上好半天没吭声,心想有个什么办法能一劳永逸就好了。小秀才见他皱眉,笑着抹他的额头道:“又在瞎想什么?”

“没什么,”薛寅松转过头搂了他道:“就盼着咱们俩能踏实过日子。”

小秀才微微笑着,也没说话,闭了眼睡觉。

薛寅松在一旁却满腹心事睡不着,他心里明白这个借口只可以用一时却用不了一世,总有一天能有门当户对的找上门来,可如今也实在没好办法。

他翻来覆去好一阵,开始的睡意全都给翻没了,只得起身悄悄下床往院子里坐着透会气。

这里的冬天还真不算冷,白天不下雪晚上不结冰,算是温暖湿润的气候带,这样的地带到底种些什么才合适呢?薛寅松苦苦思索着以前学的地理,只奈何穿越已经有十几年,大半的知识都丢得差不多了。

这样的气候应该是最适合种两季稻,不过水田得要修垄灌水,这活现在做不了,只能等开春收了麦子后再花力气把田地改造改造,以后他家便只种水稻。

薛寅松坐得有些冷,站起来活动活动,见薛老爹出门来问道:“你这是睡好了?”

“恩,被那张媒婆闹腾着心里不痛快,翻了几下又被冰环赶出来。”薛老爹说着走到屋檐下坐了,拿出久未碰过的旱烟抽了几口:“咱们今天去砍树不?”

“呵呵,这大年初一正是该休息的日子,也不适宜动刀斧,我看就初三再去吧。”

“还等什么初三,明天就去,”薛老爹在鞋底磕磕烟锅巴道:“莫非你明天有事?”

“恩,”薛寅松答道:“我想提点东西去里正家,然后跟他说说在村里开商铺的事。”

薛老爹一愣:“商铺?开商铺卖什么?”

薛寅松早有计划,笑着解释道:“咱这里离县城远,进一次城不容易,我寻思着在环姨的酒铺旁边给再修一间起来,卖点油盐酱醋类的东西,反正都是大家平时常用的。”

薛老爹皱眉:“平时这些东西都是货郎担着满街走,这些东西也不是日日都需要的啊。”

薛寅松启发道:“你看啊,这货郎也不是日日都路过的吧?再说他也不是什么东西都有,咱们呢油盐酱醋什么都卖,主要以卖日用百货为主。”

薛老爹更糊涂了:“什么百货?”

薛寅松道:“就是日常的物品。这乡下人有三苦:一苦种田靠天,二苦物质匮乏,三苦就是治病难。目前能解决只有物质匮乏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开间铺子平时卖点小杂货,主要是方便村里的人,价格方面么跟县里一个价。反正他们要什么咱们就卖什么,价格一样,还省了他们跑路。”

薛老爹好半天才消化了点,问道:“这想法好到是好,可这能有销路么?”

薛寅松笑眯眯的笑道:“这个嘛我自有主意,反正弄不好了也不搭人,就让环姨帮忙看着卖,只要卖出去了就有提成。”

“提成?”

“对,提成,卖一样我就给一样的钱,这个我以后慢慢跟你细说,现在就是我想要在环姨的酒铺旁边搭间房子,最好能打通这样她又可以卖酒又可以照看铺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