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页)

都被每亩八斗的租子吓怕了,只有十余户比较精明或者穷得毫无退路的佃户和蔡道签订了这个‘不平等’契约。

有了蔡喜的大力支持,蔡道并也没有采取向自己种地时那样精耕细作,而是先招募了不少木匠和车匠,打造了不少造型怪异的驴车。

这些车其实就是用来装五谷轮回之物的,上半年,那十余家佃户有得甚至没有培养秧苗,有得即便培养了秧苗也无法和蔡道培育的那两分地相比,所以,蔡道也不用什么高深的技术,就是给地里上原始的绿色肥料。倒时候亩产量想低也很困难。

蔡道可不管家里的那些仆役有没有洁癖。除了种田的佃户以外,全家人齐上阵,拉着驴车到仙游县去收集全县城的那五谷轮回之物。

全县城的人都不知道蔡府再发什么疯,仙游县的县令不知怎么想得,估计也是疯了,居然暗中使绊子延阻蔡府的车队。

也因此引发了蔡道和仙游县令之间的争斗,结果,他拿钱买下了县城南边一大片贫民居,不但巧妙地化解了县令的刁难,而且还为将来的仙游县的蔬菜基地打下了基础。蔡道是小孩子当家,说怪话,也伤不到他半点。可仙游县令可就惨了,得了个争粪县令的‘美誉’。

秋收时,蔡府在整个兴化军放了颗火星——平均亩产五石,其中居然有一户的亩产量居然和蔡道那一亩试验田早稻时的持平。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即便是水土丰美的江东地区,平均亩产也才4石左右而已。

不过,这一次,蔡道把自己培养的秧苗大部分都送给了那些缺少秧苗的农户,而在自己的那一亩试验田试着种植了大豆。

秋收时的产量并不是很理想,也不知道是不是准备的时间有些仓促,再加上选择的豆种不佳,只收获了不到五斗。

这只是蔡道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apltiapgt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apltiapgt

自己的主观意见,在外人看来,不管是晚稻还是大豆,蔡府这地种得都是非常地成功。

于是,蔡府就迎来了大批求取真经的人。

要想扭转舆论,彻底改变自己的形象。

蔡道就不能藏私,而且他也没有打算隐瞒自家田地高产的原因,农家肥只是田地增收的一种手段而已。所以,不顾蔡喜的劝告,蔡道大方得将秘诀告诉了整个兴化军的大户人家和百姓,并且把自家高产的粮食以略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卖给了周围的百姓和大户。

当然,像族长蔡玄和蔡京的老丈人那里,蔡府都是白送的。

……

元丰四年,

五月,癸丑,大辽国南京区域永清、武清、固安三县遭遇蝗灾。

六月,戊午,大宋国黄河以北诸郡发生蝗灾。

己卯,洪州言知州、观文殿学士,收复河湟的王韶病卒,明明是进士出身,允文允武的一代名臣,死后只得了一个襄敏的谥号。

十一月,举大宋全国之力的五路伐夏,由于用人失当,只落得个惨胜的下场。

而就在这一年年初,名为‘金钱号’的大型拖网渔船,在孝慈里码头首航成功,并于三天后运回了大量的海鲜。

在蔡府的带动下,整个兴化军当年两季大熟,税收甚至超过了整个八闽大地的其他各州军的总和。当然,知州也不是傻子,上报的实际税收别去年多一成就行了,至于多出来的,不是拿去弥补亏空,就是悄悄将多余的粮食私自卖给了粮商。

不但如此,知州更是上报,该州已经彻底革除,横行八闽大地数百年的恶俗——溺婴。

事实上,兴化军溺婴的恶俗并没有革除,知州自己也并没有这个本事。

只是因为蔡道借蔡府之名,大肆的宣扬蔡府收养那些无力抚育子女家的婴儿,所以,表面上,这两年兴化军再也没有被溺死的婴儿了。

而蔡府隐瞒了这两季的粮食产量,丰收那是肯定的,不然就不会拿出大约三分之一的土地去大量种植大豆和苜蓿,也在自家的山林里种植了大量的茶树,更是在一处隐蔽的山谷内兴办了大型牧场。

水牛、羊群、兔群和鸭群都渐渐地形成了规模,蔡道还通过海上和陆地上的商人,买回了不少滇马和阿拉伯马。

如今,制糖业和造船业成了孝慈里蔡府的支柱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仙游县兴旺程度慢慢超越兴化军其他两县,渐渐演变成了整个兴化军商品集散中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