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部分 (第2/4页)

天寒地冻的东北的确任由皇帝陛下和将领的驱策。冻死冻伤都蹭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道路以目,民有菜色。

这些其实并不能从根本触动大辽国的根基,可是,蔡道并没有忘记,东北丛林当中,还有一头聪明凶残的饿狼,带着一群彪悍的群狼在一旁磨尖了利齿,随时准备在它们原本的主人身撕咬,甚至吞噬。

也许是受到倭寇不断袭扰的启示,完颜阿骨打终于把注意力暂时转移到了已经极度虚弱的高丽国身。蔡道被赵煦和朱太后的双重命令拘在汴梁城之内,无法动弹。

因此,他制定的高丽国十日游也只好搁浅了。

不过,蔡道派人送信给高木新佑卫门和蔡三思,让他们派快船通知自己在东北地区扶植的其他女真人部落,随时注意完颜部最近的动向,并且,派细作潜入到高丽国西北方向的边境。

那里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二人立刻派出海大军。

一方面,可以趁火打劫,劫掠高丽国的财富和人口。

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寻觅良机接应高丽国王,或者愿意出逃的高丽王室成员,协助他们逃出开京,暂时逃到济州岛。

以备后来,蔡道好师出有名,出兵协助这些王室成员,从完颜阿骨打手中夺回高丽国。

河东路方向,张耒执掌太原府,做得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他虽然是中间派,却也不是那些保守派古板老学究,因此,在河东路,他并没有排斥推行新法,只是他比别的官员对于新法的推行监督的更加严密,对这些推行新法的官吏也更加严厉。

故此,新法在整个河东路,特别是太原府推行的速度虽然慢一些,但却是民怨最少的地方。

不过,由于有折家人的存在,再加如今整个河东路的人力还没有恢复,因此,张耒便没有在河东路推进保甲法。

对于这点,赵煦和章惇也都比较认同张耒的做法,所以,也就没有强求张耒这么做。

而在河北两路,却是在张叔夜和宗泽的操持下,已经在其境内暗中恢复了保甲法,不,为了防止百姓们心生抵触情绪,在曾肇的建议下,如今的保甲法,已经换了一个马甲,改名换姓叫做民兵法。

这么做看似很儿戏,可真正在张叔夜和宗泽治下实施之后,效果出奇的好,当然,这里面也有这两位大能自身能力太强的关系。

改了一个名称,在其他人看来是换汤不换药,可在百姓的眼中,民兵法就是为了让他们又能力保障自己的家人和财产的安全。

于是,从去年开始,赵煦暗中升了他们二人的官职,特旨让他们兼任了和辽国接壤数州的管勾民兵使。当然,张叔夜和宗泽主要的精力仍然还是会放在辖下的民政面,大范围的民兵训练和一些隐性的防御设施,他们二人则通通交由自己所选的得力助手,郭逵的两个孙子,郭恕勇和郭恕敢。

第573 新皇后 新皇子

这两员小将在经过南征军的经历之后,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被姚平仲用计骗了的郭恕敢,他的进步尤为明显。

在军事方面,将边境数州的军备梳理的井井有条,隐性防御设施,修补城防,编练民兵等工作,更是不用张叔夜操心。

借着练兵的机会,郭恕勇命令驻扎的边军消灭了刚刚纳入监管各州境内的土匪和山贼,在用兵的过程当中,他更是调教出不少出色的小将。单凭这一点,他就比他的兄长郭恕勇要强出了一大截。

因为,郭恕敢将蔡道曾经叮嘱过他们的话深深印刻在脑海里。一个人能力再大,即便是能如诸葛亮,还不是功败岐山。因此,培养助手,培养部下,是一个为将者必备的特质。

项羽勇冠三军,却还是败在了在他面前屡战屡败的汉高祖刘邦面前。根本原因是项羽的性格不能容人。

……

赵煦倒是想立刻出兵,从已经腐朽的大辽国手中夺回幽云十六州。

只不过,赵煦的这个相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大臣的反对。

这些大臣的理据也非常充分,如今汴梁城内,大宋禁军多是新招募而来的青壮,虽然全都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可是,他们当中八成都是新丁,而其中六成以训练的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足一年的时间。虽然,每年有不少禁军会被派到宋夏边境,让他们轮战。

可大多数禁军也只不过是参加几次守城战而已。野战的主力大多数还是西军。

于是,赵煦只好暗下心中的冲动,只能憋闷地在后宫中继续造人的大业。

其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