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高加林的生活,就是路遥生活的部分写照,更是80年代大多数农村青年的人生写照。

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至今记得影片开头的一段字幕: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当时,这段话将一批年轻人深深地震撼,并激励着他们奋力前行。

在后来的日子里,很多人惊奇地看到了这段话在自己身上应验的魔力。

。。

女部长的“裙子门”风波

9月,纺织工业部女部长吴文英到山东检查工作时,身穿金黄色紧身花褂和线条流畅的裙子,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时成为新闻。这在今天看来是很平常的衣着,但那时国家干部在工作时间内,许多人还不敢穿得太随便。

吴文英当时说: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我们穿得好、穿得美,我们纺织工业有责任把全国人民打扮得漂亮一点,不要用50年代的着装观点来看待80年代的穿衣问题,不要有“穷光荣”的想法。

当时,穿一种色彩艳一点的礼服,都需要部长级的领导带头穿,这真应了那句老话,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奔头。

20年后的2004年6月30日,全国妇联邀请80余位女部长学习“穿衣打扮”,中央外事办副主任明确指出:“我们98%的女部长都不知该如何打扮自己”。该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发广泛关注,“中国女部长开始形象工程”甚至成了一些境外媒体的头条新闻。

7月3日,上海鄂尔多斯内衣有限公司公开宣布成立“部长内衣(着装)设计室”,打算免费为女部长们做形象顾问并为其量身订做服装。鄂尔多斯的行动经媒体披露后,迅速在业界激起波澜,在社会上激起轩然大波,少数人甚至直指鄂尔多斯是“拉关系”乃至是“赤裸裸的行贿”。

笔者当时写了一篇评论《女部长们有责任避嫌》,被全国媒体广为转载。其中写到:

人们对鄂尔多斯的指责,不乏敏感和偏激之处。企业要应对市场竞争,必须有敏锐的公关(包括政府公关)能力,不要说鄂尔多斯,就是像微软那样的公司,也曾在政府公关方面费尽心思,在北京市的政府采购中落单后,果断调整微软中国领导层,就任后的唐骏把修复政府关系作为首要任务,频频进行与政府官员大范围的沟通活动。作为一个服装企业,“98%的女部长不会穿衣打扮”的现状,无疑是一次进行政府公关的绝妙商机,只要行得正就行,对公众的指责不妨姑妄听之;但作为女部长们,倒是更应该从公众的指责和担忧中提醒自己、果断避嫌。

在当下中国,不会穿衣打扮的,大有人在,何以女部长不会穿衣打扮的消息一传出,就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闻,这当然与女部长身份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女部长不会穿衣打扮成为新闻也就罢了,何以马上就有企业发生兴趣,立志“有责任也有能力为中国的女部长们的着装品位尽绵薄之力”,并非常有“效率”地成立专门的设计室,专门为女部长服务,这的确让公众感到这家企业非同寻常的市场公关能力。在企业一方,“扮靓女部长”的举动,公众可以理解为“锦上添花”,即使觉得公司在明显地“拉关系”,但多少也能够理解;而面对企业的种种“别有用心”,面对“部长内衣(着装)设计室”,女部长们会不会“欣欣然地接受”,女部长们如何回应企业的“盛情”,公众则更为关注。

现在鄂尔多斯的承诺很清楚,是免费为女部长们做形象顾问,为女部长们量身定制,并没说服装也免费。即便照价收费,女部长作为政府高级官员,也有责任避嫌。避嫌的核心,在于官员和企业各守各的游戏规则,将官员与企业正常接触的权利,与其有可能谋取私利加以分开,以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义利快餐厅:冷饮的杯子、小勺、吸管都是一次性的

1984年4月20日,中国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北京西单南口的西绒线胡同正式挂牌开张。

当时的市领导张百发前来剪彩。西方国家驻京记者闻讯而至,美联社记者采访后,发出的电讯稿将之比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次进行”。

绒线胡同来历不小,胡同内曾经有一所供八旗子弟读书的的地方:右翼宗学。右翼宗学设立之初是在西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