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阶段二: 轻轻放手 提出Idea,论文起草由我完成 让学生去寻找一些解决方法,从事编程工作

阶段三: 大胆放手 只提出Idea 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方法,尝试撰写论文,从事编程工作

阶段四: 理想状态 只提出大的研究方向 从Idea; 方法;实验;论文起草都由学生完成,从事编程工作

计算机图形学研究对实习生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因为它的门槛很高,除了要有idea,还需要把这个idea实现到极致,做出最漂亮的结果。我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厉,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学生出成果也很快很出色。我有责任让这些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做出成绩,这样才对得起把这些学生交给我的老师和家长。对学生要求严格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以身作则,如果我对自己要求更严,比学生还用功,那么这种工作态度就会激励身边的学生一起热情地投入到项目中。

就像Harry和百宁常说的,我们从全国各地选拔上来的学生就像是一些优秀的的运动员苗子。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奥林匹克团队。进入研究院的学生都是很好的苗子,但是真的要把这些好的苗子培养成世界一流运动员,需要一个艰巨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员必须要保持耐心。

五.2007年:科学研究中的猜想

研究院是一个智商密度很高的地方,不仅有许多聪明员工和实习生在这里工作,而且有很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络绎不绝地到这里交流访问,形成了一个非常宽松而活跃的学术交流平台。在与这些海内外知名学者的交流中,我总能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深受启发。比如每次和前任院长沈向洋的交谈都让我受益匪浅。他会经常鼓励我思考一些视觉和图形学交叉领域的研究问题。与另外一位理论组的访问学者滕尚华 教授的交流也极大地帮助我开拓了研究思路。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侠是怎样练成的 周昆(3)

2005年尚华第一次来研究院访问的时候,我们一起做了一个网格形变的项目,尚华对这个项目中涉及到一些非线性优化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合作的论文也发表在SIGGRAPH 2006上。此后,每次尚华来研究院我们都会在一起聊天。尽管尚华是一个计算机理论科学家,他对应用领域的很多研究问题却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一次在闲聊时候,他提到在做研究的过程中直觉很重要,有的时候对一些没有把握的方向需要做出猜想(conjecture)。他还提到了自己的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工作就是这样做出来的。当时理论界已经证明单纯形法 在最坏情况下具有指数复杂度。按照常理这样一个高复杂度的算法应当很难被应用,可是单纯形法却在工业界被广泛应用。尚华和他的合作者就猜想既然实践已经证明了单纯形法的实用性,那么一定存在着某种限定条件使得单纯形法的复杂度远远低于指数复杂度。沿着这一思路,他们最终证明了在大量的工业应用中单纯形法只是多项式复杂度。这一研究工作在理论界和工业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最坏情况分析(worst case analysis),这一工作开创了光滑分析(smoothed analysis)。他们的论文也在2008年获得了计算机理论学界享有盛名的G?del奖。

当时,我在做一个关于动态散射媒体/烟雾的实时绘制项目,但是却碰到很多困难。烟雾的数据表达是一个包含有很多高频特性的体数据,我们尝试用一些数学模型去近似表达烟雾的数据,然后在这个数学模型上进行有效绘制计算。但是根据这些数学模型得到的绘制效果却不让人满意,因为原始数据在数学函数的逼近下会丢失掉一些细节,所以烟雾绘制出来的效果总是太过光滑,真实感颇为欠缺。另一方面,直接采用烟雾的原始数据会极大地降低绘制效率并且增加存储开销。这时候我们的项目基本上陷入了停顿。而尚华的关于科研猜想的一番谈话如醍醐灌顶般激发了我的灵感——是不是可以尝试不要丢掉残差(原始数据减去函数逼近而剩下的即为残差),在绘制过程中通过某种途径把残差补偿进去(当时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补偿)。有了这个思路,我马上找任重一起讨论如何利用残差。很快我们就解决了残差数据的有效存储和绘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这个猜想非常完美地把富有真实感的细节表现出来了。这项研究成果也发表在2008年的SIGGRAPH上。就是这样,一个利用早期被我们丢弃的残差数据的算法成为了这整个项目中最核心的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