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页)

打过来了。记者刚说了一句“你好”,就被一个中年男人粗暴地喝断:“说话!”于是记者化身一个“想买手机窃听器”的人,明确地问他有没有货。�他问:“你买做什么用?”记者表示“最近发现女朋友不正常,没别的辙了想从手机里了解些情况”。一听这么说,他语气开始变软,自称姓张,是公司的销售人员。然后他向记者介绍:“你要买一套监听系统的话,很贵,要十来万,我们这里有改装好了的手机,价格六七千,也可以把你的手机寄过来再改装,什么牌子的都行。”

�记者问他怎么付款,“张先生”表示:可以先汇70%到他们账户上,货到了再汇余款。见记者还在“迟疑”,他又说:“你放心啦,我们做的时间也比较长了,全国各地都有买我们产品的,要是骗了你一个,以后你天天给我们打骚扰电话,我们也划不来是不是?”�记者顺着他的话头问:“像我这样个人买的不多吧?”“张先生”果然来兴致了,他回答:“哪里啊?我们现在这边私人买的比那些侦探公司买的还要多呢,主要是买了看老婆老公有没有婚外情啊,有没有在外面包二奶啊,现在社会这么发达,几千块钱眨两下眼就赚来了,买一个我们的产品,花点小钱,求得一个心理安稳,多值啊!”�见了解得差不多了,为避免露出马脚,记者表示手机现在还在女朋友手里,“如果不出意外,过两天再给你打个电话,把手机寄过来”,“张先生”语气转为冷淡,说了声“行”,记者赶紧挂了电话。�当事者访谈:当“手机窃听”遭遇婚外情、“二奶”、爱情欺骗……

“手机监听最早是商业间谍和私家侦探使用得比较多。大体上讲,私人使用它有两个方面的用途:一是夫妻或情侣之间相互刺探对方是否忠贞,另外就是父母担心孩子的安全或者害怕其误入歧途。”唐先生说。�显而易见,形形色色的“用途”中,我们最感兴趣的无疑就是“夫妻或情侣之间相互刺探对方是否忠贞”这一项了。在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观念里,夫妻关系似乎是这个世界上最牢固最值得信赖的关系,我们总是会说:爱情最伟大、父母还没有两口子亲……但现在,手机监听毫不客气地插足进来。�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记录了与此有关的一组故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故事的大部分内容都只是对叙述内容的忠实记录,而无法展开深入的采访与调查。但是,故事本身都已足够令我们的心情难以平静……�

患难与共的丈夫在外面包了“二奶”……

如果不是那天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家住北京呼家楼某小区的任太太恐怕到现在还不知道,曾经与自己患难与共的丈夫已经在外面包了“二奶”。�那天是一个礼拜六,丈夫照例在为工作忙碌,他一早上就出去了,说好晚上回来。任太太像往常一样做好了家里的清洁卫生,然后坐下来看电视。这时候,卧室里的电话响了。

提起话筒,对方却没有应答,只传来了一阵奇怪的声音:里面夹杂了男人低沉的喘息与女人的呻吟声,似乎是有人在做床上之事……任太太迟疑片刻,马上挂上了电话。�在接下来看电视的时间里,任太太总是在想这个问题:谁这么无聊,开这种玩笑呢?犹豫了一阵,她想想还是给丈夫打个电话。接通丈夫的手机,里面声音嘈杂,他说他正在街上,听完后他笑道:“有谁那么无聊啊?你是不是听错了?或者是电视里的声音。”�或许真是自己听错了,任太太想。但是,在一瞬间,她猛地一个激灵:那个男人的喘息声就是丈夫的!�但如果那个人就是丈夫,任太太始终无法相信。他们婚姻已经走过了近20个年头,一直都是那么恩爱,因为他们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20世纪70年代,都还只有18岁的他们一同去陕西插队,由此认识并相恋。在相互照顾、相互体慰中,两人共同度过了那3年多的艰苦时光。返城后,他们从在国企上班、开食品小店、办贸易公司等奋斗中一路走来,起早摸黑地赚钱,直到在一张白纸的基础上建立起幸福的家庭。�晚上,任太太把自己的疑虑坦白地告诉了丈夫,他很不满地说:“我们都几十年的夫妻了,你了解我的,我是那样的人吗?”看着丈夫那一副没做亏心事理直气壮的样子,任太太几乎相信了他。但瞬间过后心中的怀疑却越来越强烈,她觉得女人的直觉是不会错的。�任太太知道凭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是很难抓到丈夫的把柄的。半个多月后,她终于下决心走进了复兴门附近的一家私人侦探公司。工作人员告诉她:如果想以最快的速度知道结果,他们可以用公司的监听系统监听手机通话的方式展开调查。�侦探公司开出的条件是:先交3000块的“起调费”,然后以10天为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