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底下;史良玉和余坚就站在它旁边;因此没人注意。 但燕青从第一眼看到这盏灯起就觉得哪里不对劲; 对它又注视了片刻才醒悟到: 一般的鲤鱼灯都是头尾上翘;显出活泼之态; 而这盏鲤鱼灯却是头尾平躺; 像是一条死鱼!

燕青走到鲤鱼灯前; 摸着那鲜艳厚实的灯纸; 叹道: “这真是一盏好灯。” 徐老头见燕青摸那灯; 便道: “这位公子; 你若喜欢这灯; 老夫可以为你再做一个。 这盏灯却是有主顾了。”

燕青对他道: “好说; 好说。”话语未落;忽地回身一脚; 踢开那盏灯; 里面立即 “嗖”的一声; 窜出一人; 抬腿就往门外跑。

史良玉见那人金发碧眼; 正是盗宝之人; 心中大喜; 大喝一声追了过去。眼见那人跑得飞快; 即刻出到门外; 燕青却不紧不慢; 手中不知何时捏了一石子; 对着那人的脚踝手起石出; 喝了声 “着!”; 那人脚踝中石; 应声而倒。

史良玉上前; 一把将他抓住;拖到院中; 让兵士绑了; 在他身上上下搜索; 不久就在他裤腰间摸出一硬物; 掏出一看; 正是圣光杯。

史良玉手捧失而复得的圣光杯; 仰天长笑。 燕青定睛对圣光杯望去; 见它似玉非玉;洁白透亮; 那杯身上有一暗红十字; 还有一片点线相连图案; 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他本是好奇之人; 又从未见过这样的纹路图案; 不由立刻被吸引; 盯着看呆了。

史良玉抬眼见燕青望着圣光杯发呆; 便把它放下; 藏入衣襟中;道: “燕青; 你不到两天便找到贼人; 本官不会忘记你的功劳; 我自会向梁大人为你请功。” 燕青道: “我有何功; 全凭大人英明; 才将盗宝人抓获。”史良玉又是大笑; 道: “好一个浪子燕青; 北京城第一聪明伶俐人; 果然名不虚传!”

余坚此时走到徐老头跟前; 得意洋洋笑道: “这下你可没话说了吧; 亏你想得出来; 将人藏在鱼灯里偷运出大名府; 难怪我们在城里搜不到。 你这私藏盗贼的罪名可不轻啊。”徐老头哼了一声; 将头转到一边并不理他。

兵士上前将那金发碧眼的盗宝人和徐老头押出去; 那徐老头却边被人拽着边回头看燕青; 燕青见他眼神奇怪; 那眼神不是气愤怨恨; 不是悲凉失望; 而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期望;在他被拖出门前嘴角还对他浮起一丝微笑; 燕青简直怀疑自己看错了; 这徐老头怎么了?

史良玉和余坚心满意足地走了; 留下满地的狼藉和疑惑惆怅的燕青; 此时他的心中不知为何竟没有一丝结案后的喜悦。 但见天色不早; 还要赶回大名府; 便意兴阑珊地骑上马;出了廊坊城。

出城两三里; 燕青的脑海中还是不断出现徐老头那奇怪的眼神和神秘的微笑; 心中的疑问一个接一个浮起: 那徐老头认识自己吗? 那金发碧眼的异国人怎么会 ‘倒踢紫金冠’? 他和东京汴梁的麦宗文有关系吗? 麦宗文又是什么人? 还有那圣光杯上的图案; 为什么我一见就会被吸引? 圣光杯的图案; 图案…

燕青突然停住; 他想起了 “轩化纸坊”前院挂着的那些灯和绳子; 那些灯和绳子不是随便挂的; 那是圣光杯的图案! 灯笼是图案当中的点; 绳子是图案当中的线; 那棵槐树在院子中间就像那杯身中间暗红的十字! 想到此; 立即掉转马头。

当他再踏进 “轩化纸坊”却见院中空空如也; 不要说绳子灯笼; 就一根线头; 一片纸屑都没有了。 显然是有人在他们一离开后就来过。

燕青望着空空的院落; 孤零零的槐树; 心思也仿佛被掏空似的。 一个念头强烈升起: 不对; 不对! 事情怎么会这样? 事情不该是这样! …

可究竟是哪里不对; 细细想去却理不清头绪。 他从未觉得思维像现在这样混乱过; 知道自己是碰上了有生以来最难解的一团迷。

沦落乞丐王(一)

燕青回到卢府已是亥时(晚上九点后)。 府中人息灯落; 秋虫低鸣; 甚是安静。

正要走入自己的房间; 忽听得后院中有脚步声; 便转身过去; 在后院的走廊上;见有一人从夫人贾氏的房门前走过; 那人边走边回头望贾氏的房间; 背后不小心撞上了走廊的柱子; 摔了一跤; 哎哟一叫; 听着像李固的声音。

见他起来后还是一步三回头; 燕青暗笑; 只站着不动。 那人频频回头之际果然又撞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