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没事吧?”慧远忽地转过神来,说道:“没事没事。”冷孤月说道:“你说没事,我才不信那,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了。”慧远结结巴巴的说道:“没······没事,当真没事。”

慧远越说没事,冷孤月越是好奇,佯装生气道:“不说就算了,谁稀罕听么?反正过得几日你我都是死尸一条,听不听还不是都一个样。”慧远竟以为冷孤月当真生了气,遂道:“冷施主切莫动气,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方才听冷施主一说,小僧想起了自己的身世罢了。”冷孤月忙探过头来,说道:“说来听听嘛。”

慧远长叹了一口气,目光直视着远方,缓缓道:“十七年前,小僧那时刚将四岁,全家二十余口都被仇人所杀。恰巧寂难师伯祖路过,从仇人手中将小僧救下,将小僧带回少林寺养大成人。时至今日,小僧仍清晰记得,那日爹娘正带小僧在后院玩耍,兀地出现一个蒙面人,便在小僧的面前将爹娘杀死。混乱中小僧晕死过去,待醒来时已被师伯祖抱在怀中,但见满院尸首,遍地血水,惨不忍睹。十七年来,小僧还常常梦见爹爹妈妈被杀时的情景,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说到这里,慧远的脸面已有些抽搐,冷孤月万没想到这个秉性憨厚,心慈面善的小和尚身上,竟背负着如此大的血海深仇。

二人都即陷入沉默。过了许久,冷孤月道:“难道你不想为你的家人报仇?”慧远道:“寂难师伯祖训诫小僧世事万千皆为因果循环,如不懂得放下,便无法脱离六道轮回之苦,相互索仇杀戮只会无休无止,因此不许小僧习武,一心参禅。这许多年来,小僧虽一心向佛,苦心参禅,却也没有完全放下,不过也似一年淡似一年了。”

冷孤月道:“我可做不得你那般,杀父之仇必报不可!”慧远道:“妄伤性命总是使不得的,冷施主还是慈悲为怀才好。”冷孤月道:“待我手刃了仇人之后,一定多行善事,便不再妄伤性命了。”慧远道:“到得那时,便有仇人的后代子孙来寻你报仇了。”冷孤月道:“来寻便寻,总之要先杀了杀父仇人再说。”慧远见再劝也是徒劳,又想到自己的大仇更是不能得报,不免甚是惆怅。

转眼已是黄昏时分,红日如血,映在牡丹花丛之中,此情此景,只让怅者更怅,伤者更伤。

便在此时,二人腹中咕噜之声又起,且已两日滴水未进,吼中已似生火一般,冷孤月忽地自言自语道:“这些牡丹虽是宜干,但长得如此繁茂,光有雨水显是不够的,必定有其他水源才可。”如此一想,便寻了一处地势稍高之处,放眼望去,但见整个山坳成现圆形,中间被一条两尺余宽的双钩型沟渠划分开来,整个牡丹花丛便成了一个太极图案。细看之下,沟渠并非浑然天成,而是有人故意为之,只是多年无人打理,沟渠之中杂草丛生,且已破烂不堪,好在并不影响水流浇灌。

这一发现,竟似无边黑暗之中陡地出现一丝光亮一般,冷孤月和慧远一齐沿着沟渠朝花丛深处寻去。

行了好半晌,二人方走至尽头,霍地眼前一亮,一个直径数丈的圆形水潭映入眼帘,但见潭水碧绿如玉,清澈异常,潭中无数的鱼儿游来游去,好不自在。

冷孤月和慧远相视会心一笑,便即扑到水中,却也不用双手掬水来喝,竟将头直接伸到水里,咕噜咕噜的猛喝起来,潭水确是十分甘冽,鱼儿竟也不怕得人,便在身旁游来游去。

二人喝足之后,便即涮洗起来。尤其是慧远,这几日来已是脏兮无比,洗下来的泥土竟将一大片潭水弄得混了,慧远说道:“小僧确是身不由己,脏了好好的一潭清水,罪过罪过。”冷孤月此时心情却也大好,听慧远一说,嗤嗤一笑,说道:“如此甘露一般的清水却来洗你这个臭皮囊,当真委屈的很了,哈哈哈。”说罢,二人大笑了起来。

夕阳西下,天色渐黑,二人在水潭边相隔数丈生起两处篝火,各自将脏兮的衣物洗涮干净,又在火上烤得干了,各自收拾完毕,方在一起坐将下来。

二人相互瞧了一瞧,发觉对方都似变了个人一般。连日劳累令冷孤月光彩艳丽中,更带几分西子捧心而颦的娇柔,当真叫看者痴、瞧者醉。慧远洗涮过后,虽僧衣千疮百孔,但脸面却是清秀白净,精神亦为之焕发,只是几日来食不果腹,觉不得酣,更显清瘦罢了。

瞧着水潭里活蹦乱跳的鱼儿,冷孤月便欲捉上几条烤来吃了,慧远怎肯依她?忙将冷孤月拦了下来。冷孤月道:“小和尚,你自个不吃也就罢了,却连我吃也不可么?”慧远道:“殊知众生平等,这鱼儿性命便如你我性命一般,伤了他们性命,便和伤了人的性命是一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