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范褰牛�旨庇峙拢���底拧霸┗晁髅��笤纸�痢敝�嗟脑ぱ裕�袂槌渎�丝赐腹�ノ蠢窗愕念V恰�

公主府的大门关了一整夜,天刚亮时,大门忽然打开,一队披甲精骑出府,面带惶然之色,匆忙策马朝长安城飞驰而去。

从天亮到中午时分,长安城忽然多了一条非常惊悚的传闻。

东阳公主府鬼神作祟,子夜无端冒出无数鬼火,一名公主府侍卫无故死亡,鬼火飘进了公主府寝宫,东阳公主和高阳公主两位殿下被吓得神志不清,一整晚胡言乱语,言称府里有冤鬼索命……

传闻飞快在长安朝堂坊间蔓延开来,这次不比以前那些无根无据的流言,昨夜的鬼火不知有多少人亲眼目击,绝无作伪之处。

朝臣们半信半疑,但坊间的百姓却信了十足,没办法不信,李世民来不及下封口令,目击者早已将公主府发生的灵异事件传了出去,细枝末节说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

百姓们兴奋了,一直在长安城内隐约散播的说法,今日终于得到了铁一般的验证。

当年玄武门之变造下的恶因,今日结出了恶果。皇家与高家联姻必有报应,这便是坊间百姓们议论过后斩钉截铁得出的结论,不容置疑。

…………

太极宫。

李世民阴沉着脸,盯着拜伏于地的公主府都尉,怒道:“定是什么人玩弄的把戏,朕决然不信!”

都尉脸色惨白,不知是被鬼火吓的还是被李世民吓得,头伏在地上不敢抬起,颤声道:“臣不敢欺君,昨夜公主府内的鬼火许多将士亲眼目睹,臣绝不敢妄自生谣……”

李世民脸色渐渐变得铁青,咬着牙一字一字地道:“朕说过了,朕,绝,不,相,信!!”

都尉听出了李世民语气里即将喷薄而出的怒火,不敢再争辩了。伏地而不敢起。

“传旨大理寺卿孙伏伽,令他给朕彻查!定然有人在背后无事生非,查出此人,朕将他碎尸万段!”李世民咆哮道。

殿外宦官急忙踮着小碎步,匆匆出宫传旨。

都尉和宦官被狂怒的李世民赶出大殿,偌大的殿内只剩李世民一人。

李世民两眼充血通红。眼中闪烁着狰狞的杀机,鼻孔张得大大的,呼哧喘着粗气,模样像个歇斯底里的疯子。

公主府闹鬼,已不仅仅只与皇家和高家的婚事有关了,此事若被坐实,正应验了当年造下杀孽和如今遭受报应的说法,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污点无疑又会被朝臣和民间百姓翻出来,再度将他鞭笞一次又一次。这十多年来,李世民励精图治,起早贪黑,努力让自己的胸怀变得宽容博大,君臣没日没夜谋划的一次又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以及无数次召集三省六部官员,研讨商定如何让大唐百姓安居乐业的一条条国策等等,十多年里做过的这一切。很有可能会被这一桩传闻抹杀得干干净净。

他李世民在史书上留下的形象,在朝野臣民传诵的名声。绝不会有一句好话,以往他做过的一切将被完全否定,只因他曾经的污点,“弑兄杀弟”将成为他千古不变的标签。

公主府闹鬼,看似渺小的一桩事,细细一推敲。对李世民来说却太严重了,严重到此刻他甚至生出一丝后悔,后悔不该与高家联姻,若自己冷静一点,慷慨一点。将东阳许给李素那个浑小子,怎会有今日这般煎熬焦虑?

李世民深呼吸几次,努力平复下情绪,仰天长叹。

似乎……自己做了一件错事?若果真是报应,对应的恶因哪里是当年的玄武门,分明是他拆散了一对有情人……

**************************************************************

白日的朝会上,朝臣见李世民脸色阴沉坐在殿上一言不发,纷纷识趣地不提东阳公主府前发生的惊悚事件,连一向正义直爽的尚书省侍中魏徵都没敢说话,魏老头当年是辅佐太子李建成的,玄武门之变后被李世民收服,从此成了大唐朝堂上赫赫有名的反对党,但凡李世民支持的,魏老头必然反对,而且专挑李世民高兴的时候反对,典型的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李世民的痛苦之上,这种舒爽的日子一过便是十多年。

犯颜直谏的事魏老头干过无数次了,然而今日,魏徵却一个字都不敢说。

老头混迹一辈子朝堂,犯颜直谏无数次居然还活着,而且活得很滋润,充分证明了老头其实并不傻,有的事情能直谏,甚至当殿顶撞冲突都没事,但有的事情发生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