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部分 (第1/4页)

李世民一滞,接着露出深表赞同的表情,点头道:“监正人选,容后商议,总之……”

说着,李世民无比嫌弃地瞥了他一眼,道:“总之,这个人绝不能选那种又馋又懒又爱闯祸一肚子阴谋诡计同时还贪财的混帐,朕的贞观朝有这么一个混帐已足够,不能再多了。”

李素:“…………”

是在说我吗?不是吧?应该是在说程咬金……

…………

…………

说完了正事,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便告退了。

殿内又只剩下李素和李世民二人。

这次二人没有陷入沉默,李世民的表情似乎也有了些许变化。

“李素,朕大致明白你为何要破坏和亲了,有了这个稻种,真腊国的王子变得很重要了,他与文成公主之私情,朕不能漠然视之。”

李素点头道:“是,大唐若欲引进真腊国的稻种,仅靠民间商人和百姓在两国间互通往来是远远不够的,若欲将稻种推广到南方各州府,这件事无论如何也饶不开真腊国王室,没有王室的点头,在大唐推广种植真腊稻将会很艰难,毕竟真正熟悉它的还是真腊国人,而且以后每年稳定的稻种来源,派遣两国有经验的老农互相往来,教授种植的学问等等,这是两国最深层次的合作,若陛下不顾真腊国王子的感受,执意将他的心上人文成公主许给松赞干布,恐怕真腊国王室对陛下不满,引进稻种可就困难重重了。”

李世民叹道:“不错,此事确实很麻烦,朕若早知真腊国有此珍宝,当初便该玉成二人,何至如今进退两难?旨意已下,吐蕃是强国,不可轻侮,大唐又有求于真腊,更不能得罪,而文成公主却只有一个……难煞朕也!”

李素凑上前出主意:“陛下不如拿吐蕃陈兵边境当借口,言斥吐蕃不敬,有犯边之意,趁势回绝两国和亲,面子里子都有了,任何人也挑不出陛下的错处……”

李世民冷笑:“朕的旨意都下了,突然又反悔,朕哪有脸面治理天下?更何况,人家本已在边境陈以重兵,朕若反悔,那些未开化的蛮夷脑子一根筋,恼羞成怒之下,十有**便真的犯边了,如今大唐国库空虚,将士倦怠,你觉得咱们还能支撑得起一场恶战吗?”

李素也叹气,这件事到了如今这个地步,确实进退两难了。

既不能得罪吐蕃,也不能得罪真腊,吐蕃的松赞干布,真腊的那只猢狲……石讷言王子,两位都想娶文成公主,许谁不许谁,对大唐而言势必都将多树一个敌人。

李世民烦躁得不行,想到造成这件事的罪魁祸首,不由转过头来,狠狠瞪了李素一眼。

“你给朕出的好难题!想想就气,朕恨不得一刀剁了你!”李世民怒道。

李素小心翼翼地指了指桌案上的稻穗,道:“臣也给陛下寻了件宝贝呀……”

李世民重重叹气,凭心而论,此事还真不能怪李素,虽然如今进退两难,可李素却为大唐提供了一次机遇,一个国富民强,四海之内横行霸道的机遇。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气消了不少,语气也平缓多了。

“你是长安城著名的混帐,满肚子坏水多得冒泡,这件事你有主意吗?”

李素突然好想当一名刺客,抄起手边二十斤重的铜香炉朝李世民脑袋上抡去,砸他个半身不遂不能人道。

混帐就混帐吧,还“著名”的混帐,皇帝当久了,不但不会聊天,连人话都不会说了……

朝天翻了翻白眼,李素硬邦邦地道:“臣愚钝,没主意。”

李世民也不失望,而是缓缓点头:“既然拿不出主意,朕留你何用?明日你便给朕滚到黔南去,跟黔南的猢狲一起住树上采桃子吃吧。”

李素猛地一激灵,毫不犹豫地道:“陛下,臣有办法!”

“说。”

“……还没想好。”

见李世民有发飙的迹象,李素赶紧道:“给臣一晚时间,必有良策。”

李世民熄火。

“甚好,此事朕便交给你了,若办得令朕不满意,或是引发两国动了刀兵,莫怪朕不饶你,那时你连黔南都去不了,等着被砍头吧。”

李素苦笑应是,世上为何那么多人对权力无比热衷?这就是原因了,自己办不了的事可以推给下面的人办,下面的人没办好,很简单,一刀剁了,再换个人继续办。

淡淡看了李素一眼,李世民道:“今晚,你还是老老实实蹲在大理寺吧。”

李素愕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