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 (第1/4页)

1848年,铁路则增加到2500公里,已超过同一时期法国的铁路长度。

1850年,铁路长度达到6000公里,遍布全国。

经过二十年的修筑,到1870年时铁路长度已高达21471公里。

与此同时(1851年到1870年),机车数量由498辆增加到3485辆,货车车厢由6825个增加到76824个。

从1850年至1870年,铁路的货运量增长了十九倍。

铁路不仅带动了采矿、冶金和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普鲁士的经济实力。

正如一位外国经济史学者所说:“铁路加强了普鲁士的战略地位,使它在经济上的发展更加迅速了。在同丹麦、奥地利和法国作斗争的决定性时刻里(指1864年普奥对丹麦的战争,1866年的普奥战争和1870年的普法战争),都显示了这一点。”

在谈论普鲁士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还不应忽视其农业的发展。

从十九世纪初期到五十年代,农业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渐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农奴制的废除不仅加速了农民的分化,使破产农民流往城市,成为雇佣劳动者,而且也使得占有大量土地并获得巨额赎金的封建地主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场,使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逐渐发展起来。这种由封建经济逐渐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的过程,就是所谓的“普鲁士式道路”。

“普鲁士式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国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业沿着“普鲁士式道路”发展的过程中,还不断改进耕作技术,使用化学肥料,并且广泛采用耕机、条播机、收割机、打谷机,甚至出现了蒸汽犁。

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十九世纪中期,耕地面积扩大到2500万公顷以上。

1870年,每公顷小麦的产量达到1。25吨。此时期马铃薯和甜菜的收获量,均占世界第一位。

随着粮食和饲料的增多,牲畜的数量也增加很快。农业生产的发展,必然对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普鲁士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法国的经济虽然也在发展,但却是相对落后。

究其原因:

一是法国的煤铁矿藏较少,钢铁工业发展很慢,产量不高。煤产量1828年为177万吨。虽然在1847年已达515万吨,可是同年的消费量却为750万吨以上。不足之数,需要依靠进口来补充。

经过五、六十年代的发展,1869年产煤才至1346万吨。而1870年却降至1333万吨。

生铁的产量,1818年只有11万吨,1830年为25万吨,1848年为47万吨,1869年达到138万吨,1870年下降为117万吨。

至于钢的生产,更是显得落后。

法国在1851年的钢产量只有1万吨,1869年才达到10万吨。

1870年下降为8万吨。

钢铁工业的发展缓慢,又影响到机器制造业。以蒸汽机为例:1850年蒸汽机动力总数为37万匹马力,1870年增加到185万匹马力。

蒸汽机动力总数大大低于普鲁士。

二是法国的工业比重问题,法国的轻工业占优势,重工业比重较小。

在工业企业中,小企业所占比重又较大,10名工人以下的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5%,千名工人以上的大企业寥若晨星。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72。6%,重工业只占27。4%。在轻工业中,生产精美时装、名贵家俱和高级奢侈品的部门一直占着重要地位。六十年代末的统计资料显示,服饰和奢侈品的年产值达到15亿法郎,而全部采矿和金属加工业的年产值却只有5。65亿法郎。

三是法国的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属于薄弱环节。

1832年,从圣太田到里昂的铁路正式通车。这是法国第一条使用蒸汽机车并且运送旅客的铁路。四十年代末,约有3000公里铁路。1869年,铁路线长度达到17600公里。1870年,即普法战争爆发的这一年,法国铁路长度虽已达17924公里,而这一年普鲁士已有铁路21471公里。不仅长度少于普鲁士,而且建设速度也低于普鲁士。德国历史学家特莱施克说得好:当法国的各大干线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