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2/4页)

入追梦。

宽阔的大河之中,一艘楼船上,林易站在船头,迎着清晨的凉风,欣赏着周围的热闹场景。

实力不同,心态不同,所见所得自然也不同。

一路行来,大河两岸少见大城,多是些二、三万人不到的小县镇,但很有特色从事某项手工业,规模都还算不错。

有些是连成片的钢铁作坊,大型水力锻锤在水流与阵法驱动下轰然运作着,隔着数里都是锵锵作响,声如雷鸣。

新制成耕具、锅釜、利刃,以及剪刀针头等等,都运上码头,迎着熹微的晨阳而映射清光。

船行数里,一片良田后又是一片城镇,数以千计的大小牛车停在连绵机坊、织坊、绣坊、成衣坊前,来运送女工制出的精美布匹、衣裳……

同时还有一包包粮米被役夫抗着,在船和码头之间上上下下,健步如飞的菜农挑着担自田头里上来,新鲜蔬菜上还闪着晶莹的露珠。

这是仙道版农业社会的巅峰,在道法飞讯的聚合效应下,帝都直隶辐射下的周围州郡,不止是农业发达,工商业同样也演化出了庞大的络。

以长河水道与大小运河为经脉,点面结合的庞大工商业络,所谓面是铺店林立、普及到各城中心地带的商业区。

尤以这京畿地面为甚,一座座专业的手工小镇,沿大小河道而建以借助水利之便,作为一个个规模化大型节点,为京城提供服务同时,也和别的州郡交流资货,从而支撑起帝都里无数人生活的基础。

承载行业交流,主水道繁忙,商艇必须排着队行驶,短短五十里水路,行行停停,一直到深夜才进入了帝都南湖。

南湖是一个深水大湖,不规则椭圆三十里堤岸几乎改造成了码头和船坞。

林易付了最后一部分船费后下了船,踏上了帝都的土地。

靠近着码头,就见着不远处挂着两盏灯,照得通明。

不远处茶馆还开着门,六七个人正坐在里面喝茶抽烟嗑瓜子聊天。再远处,就见得连绵街巷通衢,各式青楼酒肆夜场通明。

不时有贵公子经过,见林易穿着道袍,也点头微笑致意,径自挟着姬妾登上高楼,就见着宴饮狂欢,丝管喧沸,甚至还有数个士人,凭栏纵声,隔着街巷遥遥对歌。

又一阵蹄声烈烈,骏马嘶鸣,大批人呼啸自堤岸上奔驰,垂柳下隐现华衣,甚至有女子兴高采烈跟着纵马追逐。

帝都之繁华,果然名不虚传。

这就是凡人的生活啊!

林易随意的走着,欣赏着帝都南郊的风情。

迈步三阶之后,修士离仙越近,离人越远,但是一颗凡心却永远丢不得,因为那是最初的开始。

第二天,林易进了城。南湖周围只是郊区。

穿过了两重城门,以及城门间的瓮城,就是宽达百步的笔直长街,新的酒馆,旧的茶楼,高高低低的屋檐交叠在一起,行人密布,一间间店肆铺面敞开窗门迎接着顾客,密密麻麻的小摊卖着各色杂货鲜果菜蔬。

最稀罕的是,处处有着古老的大树,或长在路侧、或在院中,或长在街角。

林易一路向着城北行去,百家学宫位于一个大湖上,水面平滑如镜,湖心有着小小的岛屿,上面竹林庐亭,阁楼连绵。

远远望去,只见几道回廊通到中间,汉白玉栏石桥曲曲折折,这里的建筑一半在岛上,一半在水上,布置精美,纵横深远。

第137章 重返灵州

林易来到了湖边,这里停泊着不少船只,他随便租了一条,船夫是一个中年男子,也有几分修为在身,摇动着船桨,向湖心的岛上驶去。

平静的水面上荡起了一圈圈涟漪,向着四周扩散开来。

林易站在船头,注视着远处的百家学宫,心中思考着自己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三阶修士,已经有“宗师”的称呼,可以开宗立派。

尤其是像他这样丹成上品者,就算是在唯我剑宗、星辰天宫等这样的大门派之中,也可以成为真传弟子,又或者是实权长老。

加入朝廷,也能成为一郡之地的百家学府之主宰,可谓是前途广大。

林易想了一想后,将这些念头抛在脑后,心道:“一切顺其自然吧。”

船只靠近湖心岛,林易付了船资,等他上了岸后,立刻便有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儒雅青年迎了上来,道:“敢问这位道友来此,有什么事情?”

林易笑着说道:“我初入三阶,特意来做一个报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