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将通货膨胀率由10%降到零,并在此期间保持稳定的经济发展?”按照他的看法,过去5年实际上中国经济陷于呆滞状态。自1986—1996年的10年内,中国每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0%以上,但到了1997年却在一年内奇迹般消失,只有经济萎缩才能造成这种现象。梭罗教授的结论是,未来中国经济将面临长期负增长。

2002年年初,西方一些主流媒体,如美国《新闻周刊》、《商业周刊》,英国《金融时报》、《经济学家》等开始大量刊载关于中国统计存在水分的报道,并据此质疑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率的真实性。这些媒体的报道主要引用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托马斯·罗斯基2000年发表的《中国GDP统计发生了什么?》一文中的观点,认为1997年至199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在正负之间,远远低于中国政府公布的数字。

罗斯基教授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多年来潜心于中国经济和历史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他为世界银行撰写的《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是世界银行第一部关于中国经济研究的报告。他著有多部有关中国研究的专著,并曾担任世界比较经济学会主席等重要学术职务。

罗斯基教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质疑中国GDP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第一、产出与能源消耗的矛盾。按照常理,经济增长率与能源消耗增长率应该具有一致性。但根据中国的统计年鉴数字表明,1997年—2000年实际的GDP增长,但同期的能源消耗却下降,在3年里单位能耗降低30%是难以置信的,尽管计算机制造业和其他低单位能耗产业迅速发展。能源效率的迅速提高并不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特征,例如,1997年—1998年,生产热电、焦炭和成品油的能源转换效率均下降,“能源转换的总体效率”并不好于1983年—1984年的水平。

另外,根据国际比较发现,在每一个其他的国家里,包括中国自己10年前的情况,当时的GDP增长都伴随着能源消费增加,更多的就业,消费价格上涨。

由此看来,中国高估了经济增长率。

第二、1997年—1998年的统计数据充满矛盾。在1998年,中国遭受了列入中国20世纪前十大自然灾害的特大洪灾,但统计数据却表明,除了一个省份外,其他省份的农业产量都增加了,这怎么可能呢?另外,在94种主要产品中仅有14种产品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而且53种产品遭受严重的产量下降,但中国工业生产竟然增长?虽然钢铁和水泥产出增长不超过5%,但投资却增长?这些充满矛盾的数据无法不使人感到困惑。

按照罗斯基教授的估计,在并不改变GDP构成的情况下,1997年—1998年,需求和消费的实际增长率最多为。由于能源消耗减少,很多工业部门产出下降,大量的失业,普遍过剩的生产能力,库存增加及特大洪灾的影响,因此,1997年—1998年GDP增长,是一个远比的官方数字更为合理的推算。而且,是一个上限,实际上可能更低,甚至有可能为负数。

第三、中国称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的国内消费数据也存在问题。罗斯基将中国统计的全国商品零售额增长数据同城乡家庭人均支出变化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意外地发现,全国商品零售额增长快于家庭人均支出增长,并且其差距要远超出人口每年增长1%所带来的影响。

更难理解的是,农村地区的商品零售额增长快于家庭收入,这意味着平均消费倾向提高,也就是说,家庭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增加。但一项最近的研究发现,1998年城乡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却是下降的。

第四,从航空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较中,也能说明中国高估了经济增长。航空旅行是高收入者喜爱的方式,如果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在中国收入不公的情况下,中国高收入者的增长肯定会高于一般人的收入增长,这些高收入者的航空旅行费用支出将使航空业的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以1998年航空业的收入为例,这一年,激烈的价格战使机票竞相杀价,航空公司对国内航线的乘客要提供30%—40%的优惠。按常理,由于乘客收入增加和票价下跌,航空运输收入的增长应该快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也应该快于总消费的增长。然而,1997年—1998年的情况是,乘客里程:国内航线仅增长,全部航线增长。而在这两年里,中国经济分别增长了和。

罗斯基教授最后得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