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页)

的联系,就是这句口信。

“我儿切要保全自身,粮够吃,娘甚好,儿莫念。”

虽然乱世中,一个女子也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甚至很有可能遇到危险,但汉生向来是个很看得开的人。

既然汉生没有死于车祸,也没有从高台上摔死,活着已经是上天对汉生的眷顾。

既然活着,就无愧自己本心地活着,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一步先去给老妪送口信,第二步就是想办法避开战火,前往西北大凉州。顺便见识一下塞外风景也好。

不巧天公不作美,汉生吃完一张饼启程不到数百步便下起了小雨,且有渐大之势。汉生不得已又折返到亭子里避雨。

等汉生回到再亭子的时候已是瓢泼大雨。这时汉生发现亭子里不止汉生一人。

一个浑身湿透的黑衣人正半倚在亭边柱子上喘着粗气,样子像是十分难受。

汉生走近去看,这是一个少年,眉紧皱眼紧闭,鼻梁高挺,头上脸上全是带有污渍的水,雨水顺着前额的头发滋滋往下流。

汉生走到少年身边问:“喂,你没事吧?”

少年没有吭声,眉头皱得更紧。手臂开始下撑,似乎想要努力站起来。

汉生看他动作吃力做势去扶,手刚触扶他肩背部,手里温热湿润还有点黏,下意识一看,随后一声惊呼,汉生手里袖口全沾的是血。

原来是背部受伤了。

汉生好不容易将他扶起来,这时少年艰难地开口了:“我身后有追兵,不想连累他人,姑娘你快逃吧。”

“那你怎么办,你受了这么重的伤,地上还有血迹,追你的那些人很快就能找到你,你跑不远的。”

“生死由命了。”少年抿唇淡漠说了句,挣开汉生继续打算向前走。一步步颤颤巍巍的像是随时要倒下。

“我帮你吧。”

汉生看得不忍心,又一把上前扶住他,不由分说解下外衣给他披上。这样渗到地下的血就少了,再加上大雨,他们找起来也难。汉生搀着他一路向前进了山,开始在山间寻找躲避之处。

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天已经转黑,尤其在树林荫蔽之下更是阴暗,汉生和受伤的少年并没有走多远,堪堪在半山腰,而体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再走下去就要被追上了。更令人担忧的是,山脚不远处已隐隐有火把的亮光。

汉生看着前方三十步左右的山洞,计上心头。

“别让那小子给跑了,上头吩咐,今儿必须宰了他。”

追兵一行大约**人,分作两队一左一右分头寻找。左行一队从另一边上山,右行这一队走到了离山洞不远处。

“给我搜!”见到山洞一群人很果断地进了山洞,里里外外搜了个遍,山洞里只有一团熄灭的火堆。

“余烬尚温,他一定走不远,往这边追!”为首的彪形大汉蹲下摸了摸火堆余烬,便召集了手下,两队人马合成一队,一路向西而去。

过了几分钟,山洞洞口的落叶堆动了一下。

汉生扶着少年从落叶堆中爬出,费力将他挪进山洞。汉生将少年染血的黑外衣撕了些衣角挂在到向西行的方向,想必追兵一路向西追去短时间内不会回来了。

小心扶他靠着山洞的墙壁坐下,因怕追兵折返发现,汉生也不敢再生火。借着微弱的灯光扒下他的衣服,左肩至后背赫然一条手臂长的刀疤,伤口边缘被雨水泡得有些发白,缓缓向外渗着血。

汉生用仅剩半干的裙摆替他简单包扎了下,拧了拧他湿透的外衣上的水,再给他裹上。夜色中只能勉强看见少年的轮廓和紧闭的唇。

看他抖得厉害,汉生心里有些担忧。

下雨天气冷,再加上受了伤,可别因为感染风寒抵抗力下降再伤口发炎了。

自己好不容易救个人,如果半路死掉了岂不是前功尽弃?

汉生想了想,也顾不上什么男女之大防,和他紧紧搂在一起,希望能帮他稍微暖和一点。

就这样,汉生和少年缩在山洞一角抖抖索索过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少年双眼仍紧闭着,唇色依然惨白。老妪给汉生的饼还剩两张,汉生拿了一张掰成小片,一片片塞到他嘴里。

吃过东西以后,少年脸上终于恢复了血色。汉生捡了些山洞内的干树枝,在少年身旁点了个火堆打算让他把衣服烤烤干。

幸好来这里之前的半年闲不住每天在书院后山乱逛,掏鸟蛋抓野兔样样在行,怕被师傅发现经常在外面野炊。野外必备的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