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2/4页)

公输端共同辅政,另外命征南侯领兵三万镇守离赣关。

在之前数月以来,不论是处理政务还是言行举止,商斌都表现不俗,算得上是众望所归,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

此外还有一条,王后殉葬,与她同入陵寝。

王后得知此遗诏以后,并未有太多的反应,没有恐惧,没有抗拒,脸上淡淡的,平静无比。

只是临了喝了许多酒,生平第一次醉到失态,“也好,王上终究选的,是咱们的孩子。”

醉后边哭边笑,“也好,也好!生未能同心,死却可同眠,此乃妾身之幸!”

襄侯接到旨意前来接王后时见此情状,只是一声叹息。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做人总是贪心不足,却还是求之不得。

在他眼中,王上与王后二人本可为一段佳话,奈何奈何。

包括商斌,在他看来也是可怜孩子。

虽继位为王,双亲皆不在,兄弟亦远走,未来的路注定孤单。

再次醒来,她竟是盘腿坐在石棺中。

石棺外年稷尧和她以同样姿势盘腿而坐,似乎是在闭目养神。

汉生才一睁眼,年稷尧闭着的双眼立刻睁开,“师父,您总算醒了。”

摸着左手小拇指上的龟甲戒指,汉生一烟溜从石棺中爬起,开口问道,“我一共睡了多久?”

“自师父昏迷到现在,除了中途醒过一次,已经足足三日了。”

三日,她可是在北戎待了足足三年。

这是真正的度日如年。

“师父,接下来,咱们去哪?”年稷尧试探问道。

汉生看了一眼年稷尧,揉了揉她脑袋,“这一次你我获益皆不浅,可以回去了。”

年稷尧一怔。

汉生又道,“该有的都有了,此地多留无益,让姜去开路吧。”

年稷尧这才确定,汉生尽管在昏迷中,该知道的似乎都知道了,这才惊醒一般,依言而出。

姜正在石室门口守着,见了汉生和年稷尧一同出了门,眼神一移,一副不怎么服气的样子。

第二二二章 再回北戎(下)

汉生笑道,“怎么,当了我徒弟的仆人,不服气吗?”

姜心头火起,正欲分辨,见到年稷尧的眼神,不自觉气势弱了下来,冷冷道一句,“不敢。”

汉生不理会姜略带愤恨的眼神,看了一眼石门上的四条蛇,“愿意的话,便跟我走吧。”

四条蛇嘶鸣了几声,一条条钻入汉生袖中,这一幕倒是让年稷尧与姜瞠目结舌。

接下来,汉生又看了一眼石室外的壁画,在第一幅画面前站定。

她手轻轻一挥,一道灵力注入壁画,壁画中的少女渐渐模糊,壁画正下方出现一个褐色锦盒。

汉生抱起锦盒道,“走吧,北戎十三陵中空气闭塞,实在不怎么舒服,该出去了。”

“姜,你带路。”年稷尧道。

姜不敢反抗,老老实实按照年稷尧的吩咐,带着二人传送出了十三陵,还是回到了他们初次见面的巨峰山半山腰。

重新呼吸到新鲜空气,汉生顿时觉得舒爽很多。

而且她更加敏锐地感到,天地间的灵气一日比一日充裕,属于灵体的时代要再次到来了。

姜则是异常憋屈。

原本来到陵墓之外,她便拥有“天之力”的神通,年稷尧与汉生加在一起也不是她的对手。

这下可好,她如今反倒沦为了年稷尧的奴仆,心中这一关着实难过。

汉生伸完懒腰看了一眼还是骷髅架子的姜,刺破一滴血,滴在姜身上。

姜的肉身再一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充盈起来。

脏腑,肌肉,皮肤以极快速度新生,不到一刻钟便回复到了正常人的状态,半点看不出与活人有所不同。

姜暗自心惊,汉生一滴血中的灵力充裕程度,是她上一回吸血时的二十倍不止。

仅仅一滴血便有如此功效,可见如今的汉生实力提升不少,尤胜年稷尧。

这才短短三天!

这师徒二人,果真不可等闲视之。

三人重新回到沈岩的小院,看着院内简单的摆设,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恍如隔世。

这几天前往北戎十三陵,一直没有机会好好吃一顿,如今回来自然不能放过机会。

汉生与年稷尧对视一眼,二人皆心领神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