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 (第2/4页)

“一夫一妻”制,成全了自己的爱人,两世情缘,孤苦无奈!唯离别矣! 今天的她为了他泪流满面;今天的他为了她,洞房花烛去找她。这是一段什么情缘? 她是一个寡妇;他是一个新郎。两个相爱的人成了陌路人。 “荷塘月色”中,他们走到了一起。 他让她成为他的女人;她为了他无法拒绝,给了他第一次。这就是幸福。 但他们能走下去吗? 幸福是美好的,爱情是美满的,我们祝福这对天长地久。 他们能做到吗? 他们以后的路走下去会很坚难。 他们能坚持吗?他们能够幸福吗?他们能够得到世人的理解吗? 人怕出名猪怕壮,他们太出色了,有很多人都看他们不顺。他们的路不好走,但他们还是走了这一步。 要是有了什么差错,怕是世人唾骂。 他们该怎么办,该走下去吗?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长评及番外:书友馤晴长评]

会员馤晴发表于2008…3…2214:56:07 这个评发得很早,但评论的章节是五十一章,放纵,所以现在才收进书中 ※※※※※※※※ 好一个“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早晨才换上的纸盒里的纸巾,已经抽完,垃圾桶里是满满的白。没有想到,自己如今也会被一本书折腾的以泪洗面。早闻《琴韵声深》催泪,却没想如此摧情拉心,尤是读到那句“她决定用两世的知识,一生的时间去培养一个完美的女人”,鼻好酸,心好疼。 只有纯粹善良的灵魂,才会以爱去完成一次原本勿需的救赎。何芯,一个满心爱的女子,饱经磨难却身怀感恩之心。她,所求那么少,所付那么多,却不觉为苦。若是驽钝,倒也罢了,偏偏有着一颗聪敏通透的蕙质兰心,不争不抢,不怨不忿,以一己之绵力夙行着心中的自由与平等的梦。 心头跳出了李商隐的诗句:“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音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女子在幽闺静夜缝制罗帐,回首往昔的相逢相惜,夜深灯烬,那份刻骨的相思之情,如何释怀? 何芯最初的放手,是因为太在意,在意到只能离开。放弃,往往比坚持更需要勇气,坚持拥有触手可及的慰藉,而放弃则是独自承受的背离。如果注定不能和爱人在一起,那和谁在一起又有什么区别呢?那就以残躯,来实现一点最后的价值——偿债,还前世一时贪奇的孽债。只是,这债若是能轻易还清,就不叫债了。宿命,总是好以孩童之心一次次开着惨痛的玩笑,让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轮回之苦。想保护的,却偏偏伤害。不想要的,却偏偏得到。两世的智慧,只求一世的相守,凌钲可否与之白头?泪,已流够,终能一展欢颜么?忐忑不安中祈祷着一个皆大欢喜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谁说女性题材缺乏大气?谁说女子只配在文字王国里扭捏矫情?政论用笔老道,刻画入木三分,如此的豪放与婉约并存,怎么能不让人动容?于是,好奇什么样的女子能写出此文,如泣如诉,回味无穷。情由景融,文由心生,想必定是一颗玲珑心,才捕捉到那不经意间的万般柔情与博爱隐忍。 有位不怎么成功的人主李煜,其才名精绝于世,缠绵悱恻的文字拨动了无数后世人的心。亡国之君,总是多垢名,而他却用才情熏香了名声。古往今来,华夏神州,人主无数,没有被岁月年轮碾碎而被世人遗忘的有几人?而他,却身处其中。何故?文字不朽也。引入此说,无非是想表明,无论古人今人、前人后人,只有真心真情的文字才会触底内心那块最初的柔软,变成素为平生的荣辱与共。情,是文的髓,而这情却是作文者伊底(本我)的投影。 谢谢宁芯,给了我久违的感动。你可知道,在《悲惨世界》和《平凡的世界》之后,有太久没有这么淋漓尽致的大哭一通,让眼睛有机会被清泪冲刷干净,让心灵有机会被真情荡涤澄清。 瑕不掩瑜,稍有的那点不足,依然无损于《琴韵声深》在我心中独特的分量,还有矢志不渝的追崇。

长评及番外:书友李筝的长评]

一部真正的长篇小说,如果只注重感情的描绘,只刻画两三个主角,会显得苍白无力。我一直以为,一部好的小说,对配角的描绘、对时空的描绘、对政治经济改革的描绘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大家可能不是很喜欢看也不会认真看的内容其实意义重大,这些内容会让整个故事生动起来,使这个故事真正成为一本书,不然就只是故事而已。只有这样生动而丰满的文才会让读者记忆深刻,只有这样的文才能成为真正的经典之作! 很多言情小说故事很有趣,无可否认确实愉悦了我们的心灵,我们高高兴兴的看完,但是又能记住多久?又能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