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了过去,众人也纷纷赶了过去。

到了近前一看,原来是一条碧绿的蛇,正在爬过凝西脚边。

谢劲忙轻轻一挑,将蛇抛向一边。

凝西见蛇被仍开,还是有些心有余悸,抚着胸口道:“那个冰冷冷的东西爬过去,好恶心啊!”

陶知非过去捡起这条蛇,抓住蛇的七寸轻轻把玩,笑道:“这条蛇长得有点怪模怪样呢。”

凝西听到这话,呀的一声走上前,对着那蛇瞧了瞧,看着陶知非道:“这条蛇,我倒没觉得怪模怪样,倒是你……” 她背着手绕着陶知非转了一圈,接着道,“倒是这位老大哥,看着有些怪模怪样呢!”

陶知非向来行为不羁,穿戴也有几分落拓古怪。众人见凝西这样说,知道她是在暗讽陶知非,况且她话语了还特意强调了那个“老”字,更是打趣意味十足。

那王姑娘适才被陶知非一番打趣,此时见凝西竟反过来打趣了陶知非,不禁掩嘴而笑。

谢劲对自己这位言行不拘一格的二师兄,却也是极为敬重的,见凝西这么说,忙道:“公主,这是谢劲的二师兄,姓陶名知非,字改之。”

凝西在外人面前,也向来是给足谢劲面子的,当下便郑重一拜,道:“噢,原来是二师兄啊,听闻二师兄一向游学在外,不想今日在此得见,真是三生有幸。适才凝西有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陶知非这人一向是个没形的,见凝西这位公主忽然一下子这么有礼地一拜,也有些不好意思,忙还了一个正礼。

凝西见此一笑,道:“听闻二师兄游学在外,凝西心想师兄一定博学。今日一见,才发现,师兄不但人博文广记,连名字都是名如其人呢”

陶知非眉头一挑,眼里带了几分疑问和兴趣。

凝西摇头晃脑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师兄真是知非而改之啊!”

一听这言,众人这才知道凝西是暗讽这位二师兄之前先是打趣,后是有礼的行为。

别人也就罢了,那位王姑娘竟扑哧一声笑出来,心道这位公主真是有趣。

而谢劲却有些不好意思,忙道:“凝西,你不要这么调皮。”

陶知非自己倒哈哈一笑,道:“没想到我这位公主弟妹这么有趣啊!”

谢劲听到陶知非这话,面上虽然还是有些歉意,却也带了几分笑。

凝西听到那王姑娘扑哧一笑,望过去,只见这姑娘明眸皓齿,端庄文雅,真是大家闺秀的风范,便走过去牵了她的手,问这是谁家的妹妹。

一时众人介绍了,凝西和王姑娘相互见礼,两人相互之间都有几分好感,相谈甚欢。

那几个师兄弟见状,便有公孙若提议,不如让这两位女子在这里留守,他们先去狩猎。众人赞同,于是,几位师兄弟便要纵马而去。

而孟无尘,纵马间回首望了一眼那里,那个女子,站在那里,如山林间的一个精灵般,笑得灿烂如斯。

原来,四年的光阴,纵是看尽了天下的风景,她的影子,依然留在他的心里。

山林生猝变

……》

这边凝西见那几个纵马山林而去,不禁有些心动,提议道:“不如我们也骑上马,慢慢溜过去瞧瞧吧。”

王姑娘心里其实还是有些舍不得和心上人分离的,便欣然同意。这两个女子便命人牵来两匹骏马,在下人服侍下骑了上去,又有侍卫跟随着,一起往前行去。

前面那几个师兄弟只以为这两个女子是要留在这里闲谈的,哪里想到她们两个随后也跟了过来。他们骑马本来就快,又先行一步,转眼便不知到了哪里去了。

凝西和王姑娘只能边骑边向前行,幸好这边山势还算平缓,林木秀奇,黄叶满地,也有几分风光。这两个人一路边走边谈,赏着沿途风景,倒也惬意。

两人正往前行,忽听后面一阵马蹄声,回头一望,只见一白衣白骑纵马而来,甚是潇洒。那马到了近前,见了凝西,想是认识的,忙下马一拜。

凝西转念一想,才记起这是萧青山萧阁老的次子,萧望北,生得风流调傥,为人却又豪爽侠义,盛京城都称他一声萧二少的。

这萧二少见公主和一年轻女子孤身在山中骑马而行,虽带了侍卫,到底还是人员单薄,便执意要随行护送,凝西见他热情,也不好拒绝,便介绍了王姑娘。

这两人父亲虽同朝为官,且同为当朝四阁老之一,但这王家姑娘向来待在闺阁中,盛京城里倒没几个人认得的。当下两人互相见了礼,便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