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等职。1945年秋执行战略部署的调整,组织领导了新四军一部北移的工作。随后指挥主力一部,在地方武装配合下破袭津浦铁路(天津一浦口),迟滞国民党军北上。1946年11月,组织胶东、鲁中军区部队发起平安战役,歼国民党军1。5 万人。1947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时,指挥军区地方部队配合主力作战。同年8 月兼中共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在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整顿后方,克服困难,为淮海战役和渡江作战提供数亿斤粮食、动员上百万民工支援前线,保障了作战的需要。1949年9 月,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2年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是中共第八至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74年11月19日病逝于北京。

张云逸著述红七军的诞生一、诞生前敌人的情况当在1928年秋天的时候,我党中央估计国内形势有了新的变化,蒋桂军阀双方的矛盾日益加深,明争暗斗就发展到武装冲突,这个军阀战争经过长期酝酿,终于1929年口月在武汉等地爆发了。战争的结果,桂系军阀失败,蒋介石集团战胜了归附蒋的桂系军阀将领李明瑞、杨腾辉、俞作柏等。蒋给李为广西总司令,杨为副总司令,俞为广西省主席,统率部队南下收复广西。没有多久,李、俞等又反蒋,大举反攻归蒋的军阀陈济棠,在半途中,李军所部军队为敌收服,均叛变归附李、白再投蒋介石,李、俞单身逃脱。

二、我党在广西秘密工作的情况我们党根据上述形势估计,决定派一部分同志抓紧时机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到广西李、俞军政中去活动,培养革命力量,乘机夺取军政领导权,创造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和革命根据地。

那时我们同志陆续先后到南宁的有;邓小平、张云逸、叶季壮、袁任远、李干辉、袁振武(袁也烈)、符克振(独立团营长)、胡斌、符录、冯达飞、徐狄生、李谦(上3 人都是黄埔第一期生)章健、许进、许卓、余兴、李朴、何世昌等,在小平同志领导下进行工作。

我到南宁时,适办军事教导总队(抽调各部队的班排长来训练的),我被派去教导总队为副总队长,主持教育工作,队里的政治教员和连长都是我们同志担任,工作进行较顺利,只有2 个月已发展党员300余人,这是红七军骨干一部分。我又兼任第四大队队长,李谦同志副大队长,这部队是旧军队,纪律不好,我们决定半月内迅速改造,将教导总队的党员(李天佑、广辉武同志等)和进步分子接替原来的营连排长,很快把这个大队巩固起来。

在李、俞决定进攻广东时,我们党估计是要失败的,只设法把我们领导的教导总队,第四大队、第五大队留在后方训练,以保持力量,李、俞口口前方后,我们又利用南宁警备司令之职权接管省军械局,准备在得前线失败消息,即把所有武器弹药等运到右江去,扩大部队之用。适李、俞在前线失败的消息传来,南宁人心波动,教导总队内部无发生动摇,我们即提出同第四大队到右江办扩充训练,待机反攻,一面坚决反对叛变投敌,争取大部分过来和第四大队到右江,同时将军械局武器全部(山炮、迫击炮、轻重机枪、步枪和弹药、无线电等)装上9 艘汽船向右江进发,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主力沿右江而上,第五大队由俞作豫率领到左江去。

广西在1925年大革命时期,有许多地方都有党和农民协会的组织活动。大革命失败,被国民党反动派李、白、黄等军阀严重的破坏与屠杀,只有右江装运在韦拔群同志等领导下,坚持斗争。至1928年党派雷繁(经)天同志回桂联络失散的同志,恢复广西党的组织,邓小平同志到后,又决定出右江地委书记,开展该地区工作,同时由第四大队派一营部队进驻百色,打算在右江建立革命根据地。

三、我们到右江后的情况我们到了右江地区,在部队和地方都公开宣传党的主张,发动和组织群众,发展地方武装,进行反地主恶霸斗争。同时整顿补充训练第四大队,扩大教导总队,训练干部,并以右江督办的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