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页)

助,然而她最终没能如愿,罗马人也成为女皇乃至埃及最大的威胁,刻薄而又傲慢的罗马人虽然居住在北方目不能及的地方,却有可能从天而降,到这里来烧杀抢掠,毁灭这里的一切。

罗马人之所以不支持女王贝勒奈西,是因为他们与原来的托勒密国王达成了协议,如果罗马人能帮助他复位,他就会付给他们大笔的财物。这时的罗马帝国,由于在波斯战争中失利而耗尽了钱财,同时,此时的罗马政坛也改变了格局,形成了恺撒、克拉苏、庞培三足鼎立之势。他们互相之间钩心斗角,都想独占埃及,尤其是觊觎托密勒家族的黄金珠宝,于是,他们都愿意拉拢支持这位流亡海外却极其富有的老国王。托密勒十二世和罗马人签下了巨额的高利贷债务,答应向罗马人俯首称臣,他还继续向罗马人乞求恢复他的皇位,而渐渐长大的小克娄巴特拉也凭借过人的智慧与胆识开始有了自己的追随者与支持者,她的执政呼声甚至超过了无所作为的姐姐。

罗马人金戈铁马地闯进了埃及,护卫着苍老的国王回到自己的王宫。恺撒从高卢回到罗马并依据他颁布的《朱利安法》宣布,这位国王是“罗马人民的同盟者和朋友”。与此同时,诡计多端的罗马人还让这位同盟者欠下了罗马巨额的高利贷债务。这是一笔永远偿还不清的债务,最终这位“罗马人民的同盟者和朋友”会因为这笔债务而不得不对罗马人俯首称臣的。这样,罗马人就可以放心地让他回国。很快,他收回了自己的王冠和权杖,并且将自己的女儿贝勒奈西以重罪处死。看着姐姐的人头落地,克娄巴特拉的心头一颤,她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三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51年,声名狼藉的托密勒国王去世,年仅18岁的克娄巴特拉与其15岁的幼弟托勒密十三世一同登基为王。新一代的埃及女王诞生了。

女王被废

虽然登上了王位,克娄巴特拉的日子也并不是那么好过。相反,她更是进入了阴谋与斗争的漩涡中心。除了已经被处死的长女贝勒奈外,克娄巴特拉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妹妹阿尔西诺伊和一个年纪更小的弟弟。即使同是皇家骨血,这几个亲兄弟姐妹实际是最大的对手和敌人,他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派系,有各自的势力和支持者,一旦某个权力集团掌权,其他的几个就很可能受到压制、流放,甚至是谋杀。围绕着王位,这些集团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按照古埃及法老的习俗,共同继承王位的克娄巴特拉和她年仅十岁的弟弟托勒密应该结为夫妻。这也是托密勒十二世为了保全王室的和平与稳定所立下的遗嘱,他还委托罗马人做他遗嘱的执行人。他希望罗马的###院像神明一样庇护着希腊人,庇护着这个富有而弱小的国家。这也是托密勒十二世一生的统治哲学,那就是,不惜用埃及皇帝的权力为代价来换取罗马人的支持与保护。

然而事实上,克娄巴特拉和他的弟弟并没有完婚,他们俩甚至可以说是水火不相容,在大事小事上争论不已,年幼的托密勒十三世刚愎自用却又缺乏智慧与才干。这时候,年轻的格内奥斯·庞培奥斯出现了。在克娄巴特拉刚刚即位时,有一批罗马人在埃及驻扎作为护卫队,这些人主要由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为主,他们完全是一群散兵游勇,士气低落,毫无军纪可言。这些人在埃及娶妻生子,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根本无心作战,只是想躲在埃及和平香艳的环境里,逃避被派到波斯战场送死。不仅如此,他们为了抵抗服役,还杀死了罗马总督的儿子,这使罗马的统治者们大为恼火,他们竟然因为埃及而背叛了罗马,那些向来傲慢、不可一世的堂堂罗马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罗马人的颜面尽失,让长期处于屈辱地位的埃及人很是得意,克娄巴特拉却表现得很理智,他把这些罗马叛军绑起来交给他们的总督处理。然而,罗马高官却并没有怎么处置这些叛军,而是把他们又押送给埃及女王,他们要告诫克娄巴特拉:即使是叛军,也只有罗马的官员才有权力和资格逮捕和处置他们的权力,女王把他们绑起来关押是越权的行为。过了一段时间,另一队罗马人踏上了埃及的土地,这就是著名的格内奥斯·庞培奥斯,罗马长老庞培的儿子。这是在亚历山大发生的一场残酷的争夺权力的斗争,格内奥斯·庞培奥斯面对的将是声名远扬的恺撒。很多人都在支持庞培,克娄巴特拉也一样,她积极地为庞培打开进入亚历山大港的通道,还给他送船只和财物,年轻而英俊的庞培给克娄巴特拉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她甚至幻想着庞培战胜恺撒成为罗马的统治者,之后就可以给予自己极大的支持。那时的克娄巴特拉还没有见过真正的恺撒,显然,她完全低估了恺撒的天才和无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