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记号。 《新闻周刊》记者告诉他有两个选择:说或死。他告诉他,如果他不说他是谁,有哪些亲人,军队将就地处死他。《新闻周刊》记者向他保证,由于一些宣传的作用以及他是一个美国人这一事实,他可能免于一死,并会得到治疗。沃克接受了《新闻周刊》记者的采访。几个月后,这位幸运的《新闻周刊》特约记者很快被提升为反恐办公室主任。 沃克在医院里与《新闻周刊》记者自由地交谈着。他在也门学过阿拉伯语,之后先去了阿富汗巴米扬,然后被巴基斯坦北部的一个###大学录取。他一直向往成为一名塔利班成员,因此他进入阿富汗,参加了本·拉登网络中的一个说阿拉伯语的团体。他在训练营地和前线见过本·拉登多次。在向《新闻周刊》和媒体披露他的经历时,沃克贬低了他在恐怖组织中的作用,也掩盖了他对美国的仇恨。在他对美国士兵说话时,他的真实情感便会流露出来。 显然,《马尔科姆·X�自传》对沃克起了催化作用。他支持“科尔”号美国军舰爆炸事件,相信美国是邪恶的,认为美国遭受“9·11”袭击是罪有应得。他承认早在2001年6月就事先知道了这次攻击。当他接到通知的时候,本·拉登已派人到美国执行自杀任务。沃克说,本·拉登是他真正的领导人,为了“清除这个世界上的异教徒”,美国人必须死亡。 起初,沃克被派往塔克哈尔参加战斗,但美国的轰炸使那个地区的“基地”部队遭受很大伤亡。沃克和他的同伙向西步行逃到距昆都士约100公里处。当然,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因为他们逃不过“退伍军人节”进攻。沃克坦白承认,塔利班不想要他,因为他只说阿拉伯语,他被派往“基地”工作,处于本·拉登的直接领导下。更糟的是,沃克承认,他的目标是殉难,死在杀害美国人的行动中。约翰·沃克并不像媒体描述的那样是个“美国塔利班”,而是一名外国“基地”极端分子——他声称,即使在被俘和监禁后,他仍愿为信仰而死。 当《新闻周刊》记者正在采访沃克时,一名前一天发现沃克的阿富汗记者找到“猛虎02”,告诉他们,一名伤员正在附近的一家泥屋医院说英语。队员们很快赶到医院,用他们的“索尼”相机拍了一张数码照片,并通过卫星快速发送到“匕首特遣部队”总部。这个人名叫约翰·沃克·林德,他是监狱暴乱前最后一个被见到的人。沃克现在在美国人手里,但为表示礼貌,“猛虎02”请求北方联盟把他交给美国看管,“以便于他接受专门医治”。北方联盟很快同意了。 然而,其他“基地”分子和外国塔利班得不到这样的优待。所有的阿富汗人都痛恨那些如此糟蹋他们国家的人。 沃克对他见过本·拉登毫不掩饰,并以此为荣,“他亲自感谢我参加了###异教徒活动”。在被“猛虎02”接管后,沃克躺在担架上,开始与CNN记者罗伯特·扬·佩尔顿谈话,这名CNN记者是与“猛虎02”一起过来的。沃克说:“人民非常爱戴塔利班。”他显然没有看到阿富汗人民在喀布尔大街上载歌载舞的场面。在塔利班倒台后,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种欢呼的场面。 一些特种队员建议,应该以“基地”分子对待迈克尔·斯潘的方式对沃克实施专业治疗,给他颈背上来一颗子弹;至少这会节省纳税人的钱。但记者不但采访了沃克,给他照了相,更不幸的是,还一再保证向他提供通向舒适的美国监狱的渠道。 当沃克躺在临时医院里时,“猛虎02”医疗队问他:“这是你想得到的下场吗?”“是的,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沃克回答说。 “绿色贝雷帽”队员向沃克问得越多,越感到恶心。沃克没有权利活着,一名特别顾问告诉杜斯塔姆,他正在努力封杀沃克的命运,尽管媒体知道一名美国“基地”成员活着。 虽然沃克后来被描述成一名涉世不深、误入歧途的年轻人,但事实却是,“基地”组织、他们的领导层和本·拉登本人都信任他。“基地”信任一名美国人,并让他接近本·拉登及其领导层,这意味着沃克肯定向他们的领导层证明过自己。虽然确切情况不是很清楚,但据悉,“基地”在接收非穆斯林成员时,要观察他们能否实施暴力行动,包括谋杀和摧残被抓的俘虏。 沃克承认他去过坎大哈西边的法鲁伊“基地”恐怖主义训练营地,但不承认参加过其他任何训练。事实上,沃克也去过最早的在喀布尔北面的米尔巴切特“基地”恐怖主义训练营地。在那儿,他帮过其他恐怖分子学习英语和了解对付说英语的人质的细微差别。杰克是北方联盟的一名特别顾问,他从米尔巴切特营地缴获了现在出名的8mm X “基地”恐怖分子训练录像带。据杰克讲,一些“基地”俘虏供认,沃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