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1855年,咸丰五年(16)

塔齐布死后,罗泽南在义宁给曾国藩写信,分析战场的大势。他说,要扫除金陵的太平军,武昌是关键所在。湘军困守江西,犹如坐在瓮中,每天与太平军作战,无助于扭转大局。武昌的地理位置比九江重要百倍。得到了武昌,就可以控制江西和安徽。

罗泽南分析道,现在武昌和九江都被太平军长久占据,而崇阳和通城的太平军出没于江西和湖南,两省边界城镇都不得安宁。要想夺取九江,必须从武汉顺流而下,而要想解武昌之围,则必须从崇阳和通城进军。

为今之计,应该派南康水师和九江陆师合力攻下湖口,横踞大江,拦截太平军上下的船只。他请求曾国藩派他率领所部,进军湖北的通城和崇阳,占据长江上游,以攻占武昌,取得高屋建瓴的优势。只有进占了武昌,东南大局才会有转机。

曾国藩读了他的信,非常赞同他的看法。曾国藩想,攻坚会使部队疲惫不堪,何况塔齐布在世时,也没能攻下九江,现在罗泽南一个人攻打,更是没有指望。还是应该把罗泽南的部队放在能够发挥最大效益的地方。当时湘军刚刚失去塔齐布,曾国藩所能依赖的人,只有一个罗泽南了。

幕客刘蓉力劝道:“曾公所能依靠的部属,惟有塔罗二人。如今塔将军已逝,罗军再前往湖北,江西的兵力更单薄了,如果军情告急,无人可以调遣,恐怕不能自守啊。”

曾国藩说:“我当然知道,这支部队去了湖北,我们在这里就更加孤立了。可是,为了收复武昌,维系东南大局,应该这么做啊,我怎能只为自己着想呢?我主意已定。如今东南大局如此困敝,大家都守在江西,不可能有所作为。”

刘蓉说:“既然如此,我也前往湖北,希望有所帮助。”

罗泽南为了表明决心,单骑返回南康,谒见曾国藩,请求带兵增援湖北,使曾国藩下了最后的决心。

郭嵩焘企图劝罗泽南留下,说:“曾公兵单,你走了,他怎么办?”

罗泽南答道:“如果老天不亡本朝,曾公必不会死!”

罗泽南便率领所部,以及塔齐布的旧部彭三元等人所部,共计五千人,兵分三路,自领中路,刘蓉率领左路,李续宾率领右路,取道义宁,进军通城。

罗泽南走后,内湖水师失去了陆师的配合,曾国藩便让三十四岁的幕客李元度返回家乡平江招募三千名勇丁。

显然,曾国藩打算重用李元度,培养一员大将。他采纳罗泽南的建议,决定发起湖口战役。李元度招兵回营后,他命令平江营渡过鄱阳湖,邀约水师夹攻湖口。

李元度依计行动,平江营于9月2日在湖口的苏官渡打败太平军。

萧捷三的水师配合平江营,于9月4日攻克湖口。

太平军连遭挫败,撤到石钟山,坚守炮台。萧捷三率领十七艘炮船急进,远远望见李元度所部正在围攻石钟山,便超越太平军战船,实行包抄,与陆师上下夹击。这时,石钟山和梅家洲的太平军垒炮齐发,萧捷三被炮弹击中,当即阵亡。

南风急吹,船队急驶,陷在太平军壁垒之下,湘军内湖水师损失二十一艘战船。

曾国藩连忙率领四百人从九江赶到青山,安抚失去统领的内湖水师。他上奏请求罢免五营营官秦国禄等人,急召彭玉麟从湖北前来,率领内湖水师。

清廷下诏,赠给武陵人萧捷三副将官衔,赏予世职。

曾国藩在这个夏天连失两员大将,严酷的战争在考验这位湘军大帅的承受能力。

97

湘军在湖南境内的战斗,也延续到了炎热的夏季。

赵焕联、江忠淑和王錱的部队,从7月初开始,一直攻打朱洪英的东安守军。

左宗棠了解到胡林翼在湖北的困境,于8月份派兵出境增援,前往蒲圻的羊楼峒,被太平军击败,退回岳州。左宗棠没有更多的兵力可派,觉得力不从心。

他见王錱对东安久攻不下,又派刘长佑率领一千人增援。

但是警讯不断传来。何禄的广东会军于8月底攻打郴州。兴宁人焦玉晶和郴州人许月桂联合萧元发与李石保,组织几千人响应。

9月13日,何禄的会军向北挺进,分别袭击兴宁和安仁边境。

9月23日,何禄所部攻占永兴,分兵继续北上,于9月24日攻占三百里外的茶陵。驻扎在永兴的会军派部队在周边袭扰。 。 想看书来

1855年,咸丰五年(17)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