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4页)

为了将太平军压制下去,刘滕鸿旧部湘军奉令从瑞州出兵,协助刘长佑攻打临江,普承尧为大将。

普承尧以前跟随塔齐布,后来又跟随刘腾鸿,在两人手下都曾立下战功。此人性情骄狂粗豪,不能独自统领部队。他率部截击太平军的援军,前锋到达峡江,遭遇太平军,一战失利,溃退到罗坊。

普承尧率领主力随后赶到,壁垒还没有修好,太平军就掩杀过来。湘军立刻北逃,刘长佑派来接应的三营部队,也跟着溃败。普承尧逃向北面,在英冈岭扎营,刘长佑的三个营返回临江。

王錱的旧部分为两支,留下六百人驻扎安福,张运兰和王开化则率领主力北进分宜。湖南防将杨虎臣向东推进到新余,以保卫袁州。萧启江所部驻扎秧田,在刘长佑部的西边,可以沟通新余的驻军,派出副将刘岳昭协助杨虎臣抵抗罗坊的太平军。

临江城内的太平军见湘军三个营打了败仗归来,十分高兴,日夜填壕,等待援军到来,一起夹击湘军。

张运兰等人是刚刚提拔的将领,但求本身自立,不会主动营救友军而危害自己,要视刘长佑和萧启江的举措来决定自己的进退。新余的杨虎臣部和分宜的张运兰所部凯字老湘营,都不向临江进兵。

刘长佑不知自己面临着危机,直到10月2日,部下抓到太平军的一名探子,说太平军几万援兵驻扎在太平圩,跟临江城内的太平军约定,要一起攻击围城的湘军。城内的太平军都拔掉了鹿砦,集合部队,准备出击。

刘长佑倒吸一口冷气。他想,自己的部队已经腹背受敌,那些团丁和居民,见太平军兵势旺盛,都很害怕,不再为湘军出力。他这支部队的处境,实在过于危险。

当夜鸡鸣时分,刘长佑命令围攻部队,每十人中只留三人守濠,其余军士携带粮食和武器,分为三队,由他亲自率领。他已约好萧启江和田兴恕,出动秧田的所有兵力前来会合。

10月19日黎明,三支湘军会师。太平军仗着兵力雄厚,立刻出城迎战,旌旗连绵十里,湘军军士个个面有惧色。刘长佑命令军士们挺身站立,严阵以待,等到太平军进入火枪射程以后,击鼓催兵,发起攻击。李明惠和江忠义并肩驰骋,砍杀太平军,将太平军击退。有人说:“这是假败,不要追赶!”李明惠等将领哪里肯听,率先冲入阵中,军士们便一路追赶,把太平军追到军营里。

太平军将领竖起军旗,吹号收兵,集结兵力抵抗。卢秀峰率部绕到军营后面,发起突袭,将太平军击溃。湘军烧毁四十七座军营,俘虏三百二十名人,缴获八百九十顶营帐。

张运兰听说临江这边已经开战,也率部从新余进攻罗坊,迫使太平军退守富田。

凯字营将太平军阻遏在峡江以西,刘长佑和萧启江率部返回,继续围攻临江。 。 想看书来

1857年,咸丰七年(16)

刘长佑就这样化解了一场危机。

142

胡林翼所辖的部队将太平军逐出湖北以后,他自己于9月底来到九江。在他对岸,都兴阿和杨载福所部正在攻打小池口。

太平军在小池口垒砌了一座石城,挖掘了壕沟护卫四周,堵塞了清军从湖北进入安徽和江西的咽喉。

胡林翼命令唐训方等部从蕲水赶到小池口以北约六十里的黄梅,派多隆阿和鲍超攻破黄梅后山,杨载福的水师从陆家嘴进攻,炮船昼夜轰击。

哨探报告,石城内的太平军几天没有生火做饭,胡林翼便命令军士们担来稻草,把河沙装在袋子里。

10月2日中秋节,风雨交加,蒋凝学、周宽世、李续宜等人分头攻打三道城门。部队用稻草和沙囊填满壕沟。都兴阿指挥骑兵冲到城下,施放火箭,将太平军的营棚全部烧毁,乘烟焰迷漫之时,攻陷了这个军事要塞。

小池口的太平军残部,全部撤回安徽,联合捻军攻打庐州。

胡林翼拔掉了太平军在湖北境内拱卫九江的最后一个据点,于10月18日返回武昌。

胡林翼指挥各部在湖北取得的胜利,以及湘军在江西各地取得的进展,为李续宾总攻九江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与部属们商议,认为九江的太平军,主要是倚仗湖口太平军的声援,才能坚守不拔。如果不攻克湖口,湘军就无法攻克九江。

于是,李续宾与水师商定,开始攻打湖口。彭玉麟比李续宾更为积极,率领内湖水师打响了第一炮。

彭玉麟应曾国藩之召来到江西,已经一年有余。尽管曾国藩离开江西时,曾请清廷为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