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开战后,多隆阿登上望楼,击鼓督战,一颗子弹射来,击中他的左眼,他仍然擂鼓不息。

当天夜里,顺天军果然从西门通过地道出逃。

3月31日,多隆阿部攻占周至。顺天军首领身中数枪,率领十多人逃到南山,为民团所杀。为首者自称蓝大顺,其余的人自称蓝三顺、蓝四顺,直到蓝九顺。民团将这些人的首级传到汉中。

蓝大顺就是蓝朝鼎,其实他在四川就死了,占据洋县的起义军首领姓曹,冒用了他的名义。

经过这一仗,进入陕西的顺天军,已经所余无几。秦州的起义军又东进留坝和佛坪,商南的起义军残部向西推进,两军会师。

多隆阿伤重,进入西安养伤。

清廷收到捷报,颁赐珍贵药品给多隆阿治疗眼伤,派他的儿子多双全到他身边照顾。不久,多隆阿因伤势恶化,请清廷任命穆图阿代理钦差大臣。清廷批准。

多隆阿就此离开了清末的军政舞台,距离人生的终点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285

贵州西部的苗民起义军在2月份攻占了开州和修文,距离贵阳不到百里,令清廷官府大为震惊,连忙戒严备战。

贵州巡抚张亮基对湘军的实力有过切身的体会,便把贵州东部的战事,全部委托给湖南,他自己全力对付贵州西部的起义军。

湖南派往贵州的援军,于3月份攻占了贵州东南部的古州,接着向西推进八十里,攻打都江。台拱和清江的苗民起义军,扎营在深山老林,营垒十分坚固,湘军不敢铤而走险,便绕道深入,苗民起义军认为湘军无能。

湘军深入山林后,起义军便来敲打湘军壁垒的营门,喊道:“我们要去攻打你们湖南了!”他们真的进入湖南袭击,战罢归来,又来叩击营门,说道:“多有打扰你们湖南了!”

湘军对贵州的增援,于是显得有些可笑。这与江苏人恽世临的偏执和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此人登上高位之后,不用高人做幕僚,一心依靠赵焕联筹划军事,派往贵州的湘军将领,都是他的死党,却并非有胆识的书生。苗民起义军若有足够的实力,完全可以在湖南大有作为。湘军对贵州的增援,一直没有派出得力的人选,因此无法取得在江西和广西那样的战绩,只是长期地劳力费财。

左宗棠在4月7日进入浙江省城,发布命令,禁止抢掠,妇女财物各随其主,如果有人敢说是从太平军中取来,就要治罪。禁止军士进入民居,号召招商开市。

左宗棠擅长管理文书账目,所有州县官员都很尽心。

左宗棠上奏清廷,请求停止收取杭州的关税,设立清赋局,把杭州、嘉兴与湖州的税收减少到三分之一。布政使蒋益澧也不看重财富,而是重视人才。杭州善后事宜,一时获得广泛的好评。

杭州在繁盛时期城内外居民人口八十一万,湘军进占杭州时,人口只剩下七八万。左宗棠和蒋益澧同心一致,希望杭州能够尽快恢复昔日的繁荣。

1864年,同治三年(9)

左宗棠同时派亲兵出动,由杨昌濬统领,从杭州北上,攻打德清以西的武康,又派高连升所部北上攻打德清,派蔡元吉率部攻打德清东北方的石门。

曾国藩采纳了谋士们的提议,已经把鲍超的部队派到天京以东作战。鲍超于4月7日率领所部攻克句容。

4月9日,鲍超所部进攻金坛,冯子材飞马传书,请求先攻丹阳。

同一天,杨昌濬的部队逼近武康,守城的太平军投降。

4月10日,高连升的部队攻克德清。邓光明献出石门投降。其余太平军部队西奔孝丰,军心涣散。

邓光明是湖南人,县籍无从考察。他投降时大约三十四岁,改名为邓光荣,率领光字营,此后随湘军作战,坚决与太平军为敌。

陈炳文从杭州逃出后,提出防守湖州,佑王李远继则打算从安吉奔赴宁国,两人意见相持不下。

高连升派出的探子侦察到太平军内部的意见分歧,回来报告,高连升趁乱出兵攻击,在湖州境内打败太平军。

太平军乱了阵脚,折向西南方,绕过千秋关和太阳埠,向昌化撤退。

左宗棠见太平军向西进军,命令刘清亮率部防守严州。又担心太平军南下,令唐学发等部从水陆两路巡守桐庐一带。其余各路部队,都向湖州进军。

陈炳文和汪海洋见湘军逼近湖州,为了牵调湘军南下,兵分两路,向徽州进军,于是昱岭之内,又现太平军踪迹。

太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