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页)

“明天带个大口袋来装,背篓也背来。争取摘够这半年用的量,明年开春才能种辣椒呢。”

回到家以后,祝雪迎开始整理她的“战果”,林豆蔻也理所当然的把她和爷爷的劳动果实拎来交公,当然少不了那句:“做出来的菜给我们盛一碗就行了,嘿嘿!”

祝雪迎把采来的蘑菇分类:数量最多的是香菇,这个可以阴干保存;白侧耳菇和白蘑菇,由于这里的人都采集,所得不多,用来做这两天的菜或汤,“蘑菇肉片”“蘑菇浓汤”都是不错的选择;其他蘑菇如果炒菜用不完的话,祝雪迎想到一个很不错的用途呢。木耳和地蕨皮也可以阴干,等想吃的时候泡一泡,发一发,就可以了。新鲜的野菜,理整齐,捆成束,方便取用。

最让祝雪迎高兴的是那些美味的幼蝉猴,先洗干净,用盐腌起来,晚上就煎一盘(这世界油还没诞生,动物油又有限,不能炸,用煎的比较省油。)

辣椒嘛,红色的让谷化风用线串起来风干,用来做辣椒面。青的大部分腌起来,留一点做菜。干辣椒,先叫林豆蔻,用石臼砸成辣椒粉。

镇东周猎户家采山产的男人们也回来了,她们家最小的小子十一岁的周启,总爱和晓雪过不去,就是没事找茬型的。他路过邵家的时候,特地进来显摆他的丰富的收获。看到祝雪迎那些在他们眼里乱七八糟的“不能吃”的东西时,鄙夷地道:“呦!收获不少嘛,可惜没几样是能吃的。我就说嘛,小孩子家家的,上山能采到什么,只不过去玩闹罢了,看看哥哥的,蘑菇又白又肥厚。叫声哥哥,哥哥匀给你点!”

祝雪迎不屑地瞥了他一眼,直接无视他。周启看到盆里的幼蝉猴,和谷化风正在串的野山椒,立刻鸡冒乱叫:“哎呀呀!怎么抓这么多虫子……居然把毒药摘回来啦!晓雪啊!不说哥哥没提醒你,这些有害的物品,还是早扔了好……”

他在那里指手画脚唧唧歪歪说个不停,祝雪迎不耐烦了,她悄悄在手里拿了样东西,走到周启面前笑得很可爱的样子。周启应该是那种明明喜欢别人,却又特别地找别人麻烦的别扭正太的类型。他看到可爱的晓雪,不自觉地忘了自己要说的话,呆呆地望着晓雪。

谷化风看清楚了她刚刚的动作,笑着摇了摇头,这周启要倒霉了。果然,祝雪迎把自己雪白的小拳头伸到周启的鼻尖处,猛地张开手掌,一个黑乎乎的,蹬着细长的腿,张牙舞爪的知了猴赫然躺在她的掌心。

周启视线慢慢聚集在,离自己鼻尖只有半公分的,恶心的虫子身上后,发出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尖锐叫声:啊——然后像电影快进镜头一样,飞快地消失在邵家的门外。

林豆蔻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揉着肚子说:“晓雪啊,你可真坏,不过对付这样的人,就得用非常的方法。”

——————————————————————————

哇!居然有打赏呢!惊喜!姽婳从来没有获得过打赏呢。岚澜蓝,谢谢啦,姽婳的第一次,是你给的哦。呵呵。

千夜雪影你提的这个问题姽婳已经考虑到了,你看,一女一男一个孩子,一女两男两个孩子,一女三男三个孩子……所以鼓励多娶夫侍呀,然后再加上多胞胎,基本可以持平,而且,姽婳也有后招哦,敬请期待哦。

第一卷小镇起家 第十五章 热腾腾的大包子

晚上的菜肴很丰盛,四菜一汤:一大盘煎知了猴,一盘面煎辣椒,一盘地蕨皮炒鸡蛋,一盘素炒蘑菇,一盆椒糊汤。这椒糊汤是祝雪迎家乡的一道特色汤:先洗出一块面筋来,然后用葱姜爆香(这里用小蒜代替葱),把地蕨皮和辣椒粉在里面稍稍翻炒两下,倒水和洗面筋的水进去,把面筋撕成细条,烧开,放入盐巴。一锅浓稠鲜辣的椒糊汤就做成了。

考虑到爹娘小风和豆子她们家,从来没接触过辣椒,不知道口味怎么样,无论是椒糊汤和面煎辣椒,祝雪迎都放很少的辣椒,凡事都有个适应过程嘛!

事实证明大家对辣椒的接受程度还不错,林爷爷和林奶奶对椒糊汤情有独钟,人老了牙口不好,这汤又辣又鲜又够味,把馒头泡进去,根本不用菜了。祝雪迎的娘亲马上就爱上了辣椒,无论是煎得脆脆的面辣椒,还是鲜辣鲜辣的椒糊汤,她都吃的津津有味,汗流浃背,连带馒头也多吃了一个。

祝雪迎的爹爹则喜欢味道比较平和的,“地蕨皮炒鸡蛋”和“素炒蘑菇”。“地蕨皮炒鸡蛋”融入了鸡蛋的香味,和地蕨皮的鲜味,两样食材搭配在一起,又各自提升了味道的档次。“素炒蘑菇”更是鲜美异常,比以往的白煮蘑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