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2/4页)

理,朕也曾派人私下详查过此事,不过终究是没什么眉目,此事事关重大,朝廷里已起了一些议论,目下正值大周统一天下之时,必须内外齐心方可无往而不利,所以,朕不想在这个时候弄出什么大的风波来。”

李灵忽然眼睛一亮,道:“臣想举荐一人,此人忠厚老成,断事敏明,如能起用他来调查此事,或许会有结果,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周主一喜,道:“卿举荐之人素来都是良才,此人是谁,快快道来。”

“此要乃是赵匡胤赵大人府上的一名幕僚,名为赵普。”

周主眼神一动,道:“朕似乎听说过赵普此人,当年朕伐南唐,用兵淮上,攻下滁州之后,范相曾举荐州内一人为军事判官,朕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个人就叫赵普。”

关于赵普的具体之事,李灵却也不甚知晓,只知他乃是赵匡胤手下的第一智谋之士,陈桥兵变许多事宜皆由他一手策划,赵宋代周之后,又任宰相之职,赵匡胤著名的“杯洒释兵权”便是根据他的建议而行。

赵普之职虽不及石守信、王审珂高,但却是名符其实的赵宋开国第一功臣,如此智谋之士,一日让其留在赵匡胤身边,李灵便觉寝食难安,故而欲借此事之机将其调出赵府,能收为己用的话则更好不过。

李灵听周主一说,便假装很了解赵普,遂道:“正是此人。”

“好,朕就准卿之荐,封赵普为大理寺判寺之职,着其详查此案。”

“陛下英明。”

说完了这件事,周主的心情好了许多,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便道:“无疾,为英儿治病之事,有什么进展了吗?”

原来周主知李灵医术不凡,早先就有让他为长公主柴英治口哑之意,只不过当时正值北伐之际,没有充裕的时间。此番班师回朝之后,周主下的第一道旨便是着李灵为长公主治病。

长公主之口哑之疾并非先天,乃是幼年惊吓所致,李灵经过详诊之后,便决定以针灸之术附以汤药之法为其医治,本来已准备施治,只不过因皇后生病的原因,这些天一直耽搁着,此时周主问起,便道:“陛下放心,臣已确定了医治之方,不日便为殿下治疗,只不过殿下此疾由来已久,这治疗的过程可能会需要较长的时日。”

周主只有这么一个亲妹妹,自是极为疼爱,恨不能为她代受口哑之苦,这么多年来,也不知寻过了多少名医,均是无法可医,此时听李灵说有治愈的希望已是欣喜万分,又怎会嫌时间长,遂道:“无疾,你尽管施治便时,不必操之过急。如若能医好英儿的病,朕必会重重赏你。”

“陛下言重了,治病救人乃是无疾的职责,更何况殿下与臣乃主臣关系,为主治病,更是做臣子义不容辞之事,臣怎么敢奢望陛下之赏!”

周主呵呵一笑,道:“那好,你尽快为英儿施治吧,朕等着英儿亲口叫朕一声‘皇兄’。”

“臣一定竭尽全力,那臣先告退了。”

“嗯。”

————————

周主嘴上说着不急,心里自然是急得很,李灵不敢有所拖延,出了皇宫回府取了药箱便往长公主府去。

这公主府他也来了不下数次,但每次进去的时候都会感很有些不自在,长公主好武,家中的侍女们个个会得武艺,皆是武装打扮,腰上不是挎着剑就是别着刀,把个好好的公主府整得跟军营似的,处处显露着威武之气。

府门畅开,两边分立着四名身披红袍,手执长红缨枪的女门卫,马车停在府前,李灵下了车,表情很是镇定从容走上前去,道:“下官来为公主殿下治病,麻烦几位通报一声。”

话音未落,府内走出一名女兵,高声道:“殿下有令,宋国公进出公主府不需通传,宋国公,公主正在后园练剑,末将带你去吧。”

长公主把自家府宅当军营来管理,这手下侍女皆也成了将校兵卒自称,这女子名叫战蔚,乃是长公主的贴身侍女,故而“军职”要高一些,所以自称“末将”,不过在李灵听起来,总是觉得怪怪的。

他想笑,却又不敢,遂强忍着笑意,很是彬彬有礼的说道:“那就麻烦将军引路了。”

李灵遂提着药箱,跟在这位女将军身后,一路往后园而去。

这个战蔚身形瘦弱,换算成现代的身高单位来看,也就一米六左右的样子,重不过四十公斤,典形的娇小玲珑形,可她偏偏却在腰上别了一把老长老重的几乎及地的大刀,从后边乍一看起,还以为她拐了根拐棍。她却是浑然没有意识道自己的这个造型有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