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陆仁也甩了甩头,毕竟这些事和他有点扯不上什么关系了,又何必让自己那么郁闷?调整了一下心情之后,陆仁问道:“早上拔寨的时候我看到一支部队分了出去,好像是往东南方向走的,这是要去攻打哪里啊?”

郭嘉正好取下了酒囊准备灌口酒,听见陆仁的问话就似笑非笑的望向了陆仁。

“……”陆仁也是反应了过来,知道自己的身份毕竟有那么点的敏感,所以赶紧的向郭嘉连连摆手道:“算了算了,我也是闲得无聊没话找话,不该问的事情我还是别问的好。”

郭嘉“呵呵”的笑了几声,灌完几口酒之后才道:“算你小子知趣,还知道什么可以问,什么不能问。这也幸好是向我问起,我也知道你这小子根本就是闷得慌,要换了其他人,你就小心着点吧。不过告诉你也没关系,正所谓师出有名,主公亲率的这支大军在出兵的前两天还是发出了讨伐陶谦以雪父仇的檄文的,发出之后来给陶谦说情的人也不少。昨夜细作来报,说是九江太守边让带了几千人准备驰援徐州,主公就分出了一支兵马去阻截边让的这几千人了。”(注1)

陆仁听过之后只是撇了撇嘴,自顾自的低声道:“边让死定了。舞文弄墨的文人一个,带兵打仗哪会是曹操手下将领的对手?”

雪莉还没和陆仁联系,资料也就还没给陆仁送来。按说这时的陆仁对这些细节性的东西和在史料上不怎么出名的人物是不怎么了解的,不过陈琳曾在官渡之战前声讨曹操檄文中提及过一句边让,再加上那篇檄文据说临时治好了曹操的头风,所以连带着陆仁对边让这个人还有那么点的映象。

陆仁的声音虽低,郭嘉到是听得挺清楚,而且因为知道陆仁是自言自语,也懒得去提醒陆仁不要直呼曹操名讳,而是顺着陆仁的话道:“看来义浩你真的是到过不少地方,还知道边让这个人是个只会舞文弄墨的文人。不过话又说回来,籍由此事不难看出陶谦治政之能虽然很不怎么样,但他的人缘确实不错。徐州才刚一出事,就有那么多人赶着来帮他。若非如此,主公的这一仗也不会打得如此匆忙,真要是动作慢了点,使得那些说情的、救援的全部都冒出来,那主公的这一仗只怕想打都会打不起来……有些人的面子是不能不给,也不得不给的。”

陆仁听到最后一句时若有所思的往北面望了一眼,再伸手指了指北面道:“比如说那个人?”

郭嘉向陆仁点了点头,他知道陆仁说的是袁绍。

又咸不淡的走了一段路,忽有一骑传令轻骑赶来向曹操禀报,说是彭城已被攻克,向曹操请示下一步应该如何行动。而这时的曹操只是寒着脸下了一个命令:

“屠尽彭城,以雪吾恨!”

陆仁从郭嘉的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传令轻骑都已出发了。郭嘉这里没多大的反应,可陆仁却有点坐不住。也许陆仁算不得什么好人,但绝对是一个有良知的人,而且因为华夏近代史上那一段屈辱的历史,陆仁对“屠城”这件事格外的敏感。现在身在一支将要进行屠城的军队之中,陆仁怎么想都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对陆仁的焦燥与不安,郭嘉当然是看在了眼里。略一沉吟之后郭嘉问道:“义浩你是不是觉得主公此举行之太过了一些?”

陆仁点了点头,回望了郭嘉好一会儿之后才道:“老郭,你能不能去劝劝曹公?”

郭嘉摇了摇头道:“说实话,我也觉得是过份了点。但仔细一想,这是主公的立威之举。”

说着郭嘉靠近了陆仁一些,低声道:“而且主公攻打徐州的真实用意,你我都心里有数。但主公在明面上毕竟是打着为父报仇之名,要是没点过激的举动来证明自己是因为父仇而丧失了理智,总觉得是有点说不过去。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下手该狠的时候就必须要狠。”

“……”

陆仁默然。其实他也知道在原有的历史进程上就是这么个结果,可是真当自己要亲身去经历的时候,心里又哪里能处之泰然?

郭嘉细看了陆仁好一会和,复又摇头道:“你想救彭城百姓,使他们免遭屠戳?”

陆仁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点点头道:“想,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郭嘉同样的沉默了许久,忽然再次的拍了拍陆仁的肩头道:“那你好好的想想吧。其实你我初识之时,我就觉得你胸中见识有过人之处,许多地方我都自认比不上你。可你一则是心性淡薄,懒得去思虑太多,二则是你现在心烦意乱,遇事不能冷静思考。你还是先把心静下来吧,我相信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