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2/4页)

入地心深处。特鲁哈诺夫相信,陨石是三叠纪落下来的,不过海里的动物区系却是侏罗纪的。因此,我们可看到,从气体漏进去,一直到地心空腔表面冷却,两者间相隔的时间是相当长的。在普洛托尼亚的其他部分,蜥蜴海有可能远远地向北延伸指明了海洋动物群在某个时期深入地内的途径。”

“我们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讨论和分析普洛托尼亚的奇异现象,一下子就产生了这么多极其有趣的,极其重要的问题。”特鲁哈诺夫说,“我们每人都可以就自己的专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再组织一个探险队到普洛托尼亚作进一步的考察。”

结束语

五月来而复去,然而春天并没有到来。尽管黄昏时,太阳落在地平线以下的时间不是太长,可是阳光并不暖和,只有船甲板上朝南的地方和海边悬崖陡壁上的积雪有些融化。有很多天是多云,刮风,有时暴风雪使人感到冬天又回来了。头一场雪还刚刚要融化,接着又是一场,这样一直到这一年的六月上旬,春天来到了北极。

数不清的小溪顺着悬崖的斜坡流下来,每一小块没有雪的地方,都长出了小小的花,眼看着一朵朵鲜花在开放。太阳晒的暖和和的,水洼里挤满了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一群群奇奇怪怪的虫子。然而冰封的大海依然处在半睡状态。不过,在风和日暖的天气,从桅上了望台可以看见南面远远的有一线海水,颜色是黑的。

“今年这里的春天来迟啦!”有一天,船长对聚集在甲板上的探险家说。

由于周围的冰上到处都有水,所以探险家只得在船上度过白天的大部分时间。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就快靠岸啦。”

“那是因为刮了一场大风,冰块都让大浪敲碎啦,可是最近这些日子,除了微弱的南风,简单平静得很。”

“你信不信,我们恐怕还得在这里过第二个冬天吧?”帕波奇金问,因为实在闲的不耐烦了。

“不,当然不会!七月,最迟是八月,不管刮风不刮风,海上的冰也就都没有了。”

“要到七、八月!”格罗麦科和马克舍耶夫嚷嚷起来,“我们还要在这里呆到夏天?”

“在北极地区航行就要考虑这些事情,碰上天气恶劣的年份,航行期只有一到一个半月;天气好的年份,航行期至多也不过两、三个月。”

北极星号船员的耐心确实经受了长时间的考验。六月的下半月天气冷嗖嗖、阴沉沉的。晚间的温度在零度以下,很多时候甚至下雪。给人以夏天好象是已经过去了的感觉。

最后,在七月初,刮了一场很大的暴风雪,坚冰破裂,船从长期受冰围困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准备起航。他们呜炮致意,向郁郁寡欢的南森地告别,向南进发。

不过,天气仍然变化无常,不是下雪就是下雨,有时大雾迷漫,潮湿得很,有时一连几个小时等待着浓雾消散。

直到八月初,北极星号才得以全速穿过白令海峡。大家精神百倍,到海参威只有两三星期的航程了。

八月中旬,他们航行在宽阔的堪察加河河口;从远处清清楚楚地看见堪察加半岛的海岸、几个火山锥和冒烟的克留赤夫火山。

天气异常晴和,汹涌澎湃的白令海,象镜子一样的平静,一望无际。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日子,东南方科曼多尔群岛的白令岛已依稀可见。有一艘大船正全速朝着下堪察加方向前进。

“大概是俄国的巡洋舰正在巡逻!”马克舍耶夫说。大家正站在甲板上。因为海上风平浪静,这次航行非常成功,人人精神振奋。

“为啥要巡逻呢?”卡什坦诺夫好奇地问。

“为的是提防美国和日本的偷猎者,科曼多尔群岛即使不是世界上唯一的,至少也算是最著名的珍贵动物——海豹的栖息地。

由于滥捕滥杀,海豹的数目迅速减少。因此,我国政府规定只在一定的期间可以捕杀海豹,并限制捕捉雌海豹和小海豹的数量。

然而贪得无厌的捕猎者经常违反禁令。因此,有军舰来这里巡逻,有权不让可疑的船只在这些海域里航行。”

“看来是要我们停船,”特鲁哈诺夫大声说,“巡洋舰朝我们开过来了。”

真的,一艘大型的三桅杆巡洋舰全速开过来,挡住了北极星号的去路。亮堂堂的炮口已能辨清,船长台上站着一群人。突然炮口升起一股浓烟,轰地响起了炮击声,同时,桅杆上升起了信号旗:“停航,不然要开炮了。”

北极星号顺从地停了船,船长一发现巡洋舰,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