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部分 (第1/4页)

这个悲剧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就是康熙。

康熙推波助澜,将儿子们的野心放大,给予他们夺储的希望,再亲自将这希望打破。

这样的游戏,他没有玩腻,曹颙已经看腻了。

人生如朝露,自己过去太劳心了,谁能担保自己就能活到七、八十岁?

曹颙决定为自己活,多陪陪母亲,亲自过问儿女的教育,陪着妻子看看桃花李树,这也是春的惬意。

如同这满山春光似的,康熙五十八年的春天分外祥和。

虽说正月初一那日传说有日食,但是因那日阴天下雪,所以京城并不得见,倒是没有引起什么恐慌。

后宫的几位嫔妃在去年年底,经由礼部正式册封。至此,十六阿哥同十七阿哥也算放下心事。

银行开业数月,原本成效并不显着,但是到了腊月,却是生意大好。京城居不易,这人情开销是大头,到年底手头挪不开,去银行借贷之人数以百计。

到了二月,八旗放饷银的日子,这银行借贷出去的银钱补上不少,十六阿哥终于是心里有底气不少。

山居生活,曹颙心里也舒坦许多,除了早晚陪着母亲四处遛弯,其他的时间,他就开始喜欢上侍弄菜园。

说起来,昌平庄子这边比海淀园子好,地方宽敞,山水天然趣味。

曹颙使人在庄子里垦出一块菜地,带着几个小的,享受农耕之乐,倒是同这大好春日正好呼应得上。

轻松自在的日子才过了没几日,这日山庄里却迎来一位贵客。

是十六阿哥带着旨意而来,原来圣驾在万寿节后,幸汤泉行宫。不知怎么听说曹颙在山庄这头,康熙就打发十六阿哥过来。

除了曹颙,李氏也需前往给王嫔请安。

说起来,曹颙最后一次见康熙,是在年前圣驾刚回京时,曾奉旨见驾一次……

第809章 面君

曹家的庄子同行宫有几十里的距离,十六阿哥来时已经是下晌。若是单单传曹颙一个,快马加鞭还能在日暮之前到抵。因还有李氏的事儿,马车速度有限,十六阿哥也没有催曹家母子动身的意思。

于是,十六阿哥就在曹家庄子这边留了一宿,次日一早同曹颙两个护着李氏、初瑜的马车往行宫去。

行了两个时辰,到了汤泉行宫,初瑜陪着李氏跟着内侍去见王嫔,曹颙则是随着十六阿哥到御前。

同曹颙年前那次参见相比,康熙的气色好上许多。

待曹颙叩见完毕,康熙命人给他搬来小凳子落座,嘴里随意说着几句家常,无非是曹颙这几个月生活如何,家里老幼如何,云云。

看着他面上露出淡淡的关怀之意,曹颙心里叹了口气。

对于康熙对曹家的另眼相待,曹颙固然晓得感恩,但是也并无亏心之处。

父祖两代人不肖说,对眼前这位君王可谓是忠心耿耿;就是自己个儿,出仕这十年,几经生死疲惫,也算是尽到了臣子本分。

康熙说着两句,就提及多年前的往事,还是孙太君在宫里当差的时候。神色之间,尽是缅怀之意。

曹颙同十六阿哥两个,只能静静听着,不晓得康熙用意。

康熙说了几句,停了半晌,像是陷入了冥想。

曹颙与十六阿哥两个对视一眼,也不敢打扰他,只能安静等待。

过了半晌,康熙才缓和过神来,有些意兴阑珊,挥挥手叫曹颙同十六阿哥两个跪安。

从御前下来,曹颙倒是有些疑惑了,低声问道:“十六爷,皇上传我何事?”

“像是袭爵之事,姨父去世已经半载,袭爵的旨意也该下了。”十六阿哥稍加思量,道:“按照规矩,该降袭的,但是皇阿玛素来看重孚若,原级袭封也是有的。只是你之前的爵位是恩封,不是功封,难以并袭,许是要收回了。”

子也好,伯也好,曹颙都没有放在心上。

就听十六阿哥又道:“皇阿玛如今精神头比过去好许多,只是言谈之中甚是念旧。偏生二月里又没了几个老臣,皇阿玛面上没说什么,心里也不自在。”

曹颙听了,想起玛尔汉。

玛尔汉二月中旬没的,不过老人家高寿,活到八十多,也算是喜丧。

兆佳氏没有随同李氏一同来温泉,就是因为要等着给老尚书烧“五七”。

十六阿哥说完,觉得气氛不对,摇了摇头,道:“瞧我,就说这些没用的。瞧着你在庄子的日子过得倒自在,十七弟听说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