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 (第1/4页)

张鑫友的脸色也非常难看:“这件事是梁局亲自抓的,我也是从一个同事那边听到过一点,具体情况并不是很清楚。”

“不过我刚才查了祝达牛的社会关系,发现这几个名字,与祝达牛亲友中的几个人,非常相似,”张鑫友又点了点名单上的几个人。

李天纵和郑栋国一看,这几个人的名字后面,分别有三万、两万几个数字,这些数字加起来,一共就是二十万。

两个人对视一眼,忍不住露出一抹惊喜,郑栋国猛地握拳,重重砸在桌面上:“好家伙,出手哦就是二十万。”

李天纵点了点头:“当时的账目上,确实有一些标注,而且这几个名字,确实是放在一起的。”

李天纵和郑栋国都怀疑祝达牛通过向梁庆志行贿,才让他的儿子得以逍遥法外。

郑栋国略一沉吟:“鑫友,你想办法查一查,祝晓成那个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记住,一定要小心,不要打草惊蛇。”

“放心吧,郑局,”张鑫友甚至要比郑栋国还要热切:“这个案子在民间并不算什么秘密,我正好有个亲戚在南阳,回头我就问一下。”

“在民间不算秘密……”郑栋国猛地抽了两口烟,他作为警察局长,居然不知道这样一件事情,实在让他感觉非常憋屈。

“行,你抓紧时间去问,还有这些人的名字,你就查最近一段时间的卷宗,看看有没有相似的名字,”郑栋国点了点那份名单,现在看来,这上面的名字确实是假的,欧晓娟很可能全部用了谐音的名字。

正如李天纵所说的那样,目标是有点小聪明,名字用了谐音,就算他们查到具体的账目,也差不多这些人,更不能作为证据。

但是,是狐狸总会露出狐狸尾巴,张鑫友就偶然发现了这些名字当中的蹊跷。

只要查出祝晓成的案子确实有问题,郑栋国就准备沿着这条线一直查下去,相信肯定可以查到梁庆志的身上。

同时,也为那逝去的生命告慰在天之灵。

如果说,郑栋国一开始只是想搬开梁庆志这个绊脚石,在知道此人可能包庇一个两尸三命的罪犯以后,他已经出离愤怒了:一定要将此寮绳之以法。

稍微休息了一下,李天纵在滨海大酒店会见了黄海可胜制药厂的总经理孙庆鹏,可胜是黄海规模比较大的药企,前身就是黄海第二制药厂,改制时被以孙庆鹏为首的管理层收购,收购以后,很是红红火火发展了几年。

不过,可胜缺乏药物研发的实力,虽然凭着广告和营销赢得市场一时,却无法利用先进产品进行稳固,加上产品当中,也确实缺少一种拳头产品,终究在激烈的竞争中,显出劣势,效益每况愈下。

可胜公司总部和药厂都不在滨海,不过李天纵在从马成武那边知道可胜与别的资本洽谈转让的时候,立刻联系了对方,表示他也想出资收购。

“孙总,可胜的情况并不乐观,能做的产品很少,现在感冒药竞争非常激烈,消费者也更加理性,宁愿选择耳熟能详的品牌,国家对药价控制也比较严格,你们还走医院这条路,已经不合适了……”李天纵这段时间专门研究过制药行业的情况,并且看过了王曦怡传过来的资料,立刻就指出可胜药业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孙庆鹏一米八十多的个子,体型也比较魁梧,满脸络腮胡子,看起来很有草莽气息,但是李天纵却知道,这是一个精明人,对方眼中不时闪过的狡黠目光,被小I抓了个正着。

“多余的话就不用说了,李总既然想要收购我们厂,肯定别有所图,可胜当然不是完美的,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不是没有特别的价值,我们的生产设备、厂房、工人,多年积累下来的生产经验,还有制药方面的许可证,这些可都是财富,五千万,这是底线了,”孙庆鹏伸出一只手,五指张开,在李天纵面前晃了晃。

李天纵并没有为孙庆鹏表面的粗犷所欺骗,他微微一笑:“孙总跟浙省那边可不是这么谈的。”

“既然孙总没有诚意,我看还是算了,像可胜这样的制药厂,全国不知道有多少个,告辞,”李天纵很干脆地拂袖而起,将孙庆鹏一行人扔在原地。

这家伙不是想扮草莽吗,李天纵就给他来个愣头青,看谁斗得过谁。

李天纵不但拥有马成武提供的资料,还有小I在旁边,可以抓住对手的任何一点细微反应,早就将孙庆鹏等人心理拿捏得牢牢的。

正如李天纵所预想的那样,他一走,将可胜的人都扔在原地,一个个都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