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罢了,罢了,打听了几家凌家,自己一一去排除,黄鸟在附近,自己能听到他的叫声,倘若自己再打口哨,它一定能听到!

于谦便朝着打听到了的几家一一而去,作了花最少时间的部署,怕午时到了,自己还未回王爷歇脚的客栈……

“老臣拜见安王殿下……”一位身着素衣的老者待欲关上了房门,才急忙朝着身旁的贵公子一拜。

“老师,快快请起!”萧楚桓才急忙出手将这位老者搀扶起来,那青丝中夹杂着许多白发的头才抬了起来,胡须已有些花白,可是细看之下那眼中已有了多年积蓄的从容与太多的沧桑世故,对萧楚桓有着恭顺尊敬之意。

“安王殿下怎么来到了淮城?上次……”那袁老又望了一眼门外,才低声道,“怕是隔墙有耳,殿下里面请!”

“嗯,也好!”萧楚桓不欲拒绝,对着老者颇为亲密,搀扶着那老者便入了内室之中。

萧楚桓待入了内室,一扫室内的景象,自然有些酸楚之意,“想当年老师如此德高望重,这么现下竟如此凄凉,学生真是愧疚!”

“安王殿下不必如此,老夫觉得这等避风所已然不错,既没有到家徒四壁,食不果腹的地步,又没有受风挨冻,乞讨人前,能如此已是老夫是大幸!”那老者不觉开怀一笑,像是宽慰萧楚桓一般,捋了捋为数不多的胡须。

“哎,都是学生上次冒然来找老师的缘故,否则老师也不至于如此。”

萧楚桓自然颇为懊恼,对着这老者很是尊敬,这老者原正是翰林院太傅袁绍,颇负奇才,精通诗书词赋,天文地理之术也是不在话下,自然便被皇帝萧何任命为皇子萧楚桓启蒙之师,教导萧楚桓到十五岁。

那时皇后还未到今日之地步,也是帝后二人和谐大皇子萧楚墨才是百官看好的立储之选,偏偏袁绍时常提立萧楚桓,自然得罪了皇后与淑妃一党,以莫须有的罪名扣在袁绍头上,袁绍自然被皇帝流放至此,到考虑到他是文人,也不敢薄待了他,安置倒算的上不错,许他还乡。

可是偏偏萧楚桓之前来找袁绍之事被传入皇帝耳里,自然大发雷霆,如此辞官了还不安分,这才派人收回赏赐,逐了出来,幸好萧楚桓暗中安排,可是哪里敢大张旗鼓,这事连自己身旁的阿武也未知。

上次就是因为此事还被追杀,幸而得凌飞飞所救,否则今日自己哪里还能完好无缺的站在此处?

“不知安王殿下今日怎么又想到来此地?”那袁绍明白所想保两人平安,自然不相见才是最好,想必萧楚桓才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不知怎的竟然贸然来见,怕是有何问题才会如此!

“哎,实不相瞒,学生本就无脸来见老师,只是这朝中局势,瞬息万变,老师你又是知道的。”萧楚桓无奈叹口气,只有对着自己老师的面前,自己才能稍稍敞开心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五九章 谁是谁非

“殿下莫急,细细道来……”那老者点点头,自然赞许萧楚桓所言,自己还记得被皇后一党陷害,被迫辞官之事,自己不过短短出走一月,竟然皇后便失宠,与冷宫有何区别,不过皇后一党也不是全然连根拔起,那淑妃一族又岂是省油的灯!

便将手中掺好的茶递与了萧楚桓,萧楚桓喝了一口,才知道这茶如此苦涩,从前老师是最善品茶之道的,现在……都是自己累及,自己从来无意于皇位,老师每每叹息,说自己什么都好,却少了野心。

萧楚桓这才将那完颜浚来大明,与众官员结交之事,还有那手中地图之事一一道了出来,自然对于自己被追杀之事绝口不提,自然不能让老师担心自己的处境,他也是如此小心度日。

那袁绍听后才道,“殿下如何打算?”

“学生正是为难,女真族向来与我大明井水不犯河水,可是为何来大明做下如此多事?难不成小小的异族便有了侵占大明的野心么?”萧楚桓才接着道,自己调查几乎没查出何蛛丝马迹,可是自己却看出些许端倪,从那邕城来看,自然有人是想通的,也有官员被蒙在鼓中,谁是谁非,谁又能一眼看清。

“野心?向来做大事者何人没野心,殿下还是普通从前一般,你要知道,野心有时并不见得是坏事!”那袁绍才笑道,轻微摇摇头。

“此事暂且不提,只是依老师所见,此事如此何办理,都是棘手!”萧楚桓也不避讳来意,大大方方的向袁绍道明来意,无需拐弯抹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