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 (第1/4页)

焕窠趟疽茄盗分傅计涫狄埠芾鄣陌 2还�岱饣屎笥氩岱馄渌��刹煌��潜匦胍�傩蟹夂蟠蟮涞模�蛭�屎笫悄芎突实鄄⒓缍�⒌奈ㄒ慌�耍��怨娓翊�龆急儒�陕≈匦矶唷�

朱元璋眉头微蹙,“那怎么行,当初朕答应过要给你一个风风光光的封后仪式,弥补你当年嫁给朕的委屈。”

“您知道妾身并不在乎这些。”马秀英轻轻地摇摇头,当年她嫁给朱元璋并不觉得委屈,即使为他挨饿受伤也不觉得委屈。所有的委屈无非是取决于朱元璋在感情上的态度,这个男人在物质上从不亏待她,可是他的心却分成了许多份,不能只属于她一人。以前她还能抱怨几句,如今他当上皇帝,他们的地位也从平等变成了从属关系,她就更无法去指责他半分,连说话都要带上敬语了。

朱元璋是那种“你想要我还不给,你不想要我偏硬塞给你”的人,马秀英越是不稀罕物质,他却越想给马秀英最好的,所以他依然坚持道:“大典已经在筹备中,你就不要管了,这是你最风光的时刻,不可错过。”

马秀英知道他的固执,不再相劝,她前来还有一事,听闻朱元璋在朝堂当众嘉奖了各位功臣,却没有提到影卫,她担心朱元璋忘记了影卫的功劳。影卫是她一手建立的,感情非比寻常,她希望影卫的每个人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这是她对影卫的承诺,也是她的期盼。

朱元璋不置可否地说道:“朕没有忘记他们的功劳,不过朕听说他们曾经为张士诚向你求情,许多事情也要禀告于你,似乎你的话比朕还管用,他们是否全心全意为朕效力还有待考证啊。”

马秀英一惊,原来朱元璋不肯嘉奖影卫的原因在这里。

在张士诚被押往应天府的时候,许五等人曾经向马秀英表达赠送玉佩的感激。破城之日城里城外都杀红了眼,见人就砍,若不是张士诚投降得快,只怕平江真会被屠城。但有些将士依然不听号令,譬如余通海的部下在城里偷偷杀人泄愤,多亏许五亮出了朱元璋的玉佩,大声提醒,这些士兵才放过他们。

许五在张士诚身边潜伏了许多年,张士诚一向待他亲和,又肯重用他,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所以许五也婉转地恳求马秀英能为张士诚说上几句好话,让他不至丧命。

那时马秀英得知朱元璋并未杀张士诚的意思,还跟许五回信说了这事,谁知到最后,张士诚还是不明不白地死掉。这也是马秀英不喜李善长的原因,同样的事刘基是为了朱元璋考虑,李善长却是为了一己之私,此人的品性可见一斑。

然而朱元璋是如何知道影卫暗中还在为自己效力,还向自己求情?一定是影卫内部有人告知朱元璋。想到这里,马秀英不由庆幸当初去平江只单线联系过许五,没有惊动其他影卫,否则朱元璋今天就不会只是口头警告了。

她连忙告罪道:“皇上多虑了,他们多年受妾身指挥,行事上有些旧习忘记更改,妾身已经告诫过他们以后只能听命皇上一人。皇上想必也清楚,妾身很久没有和他们联系了,今后也不会再和他们有丝毫瓜葛。只是妾身当年承诺会让他们有出头之日,所以今天才多嘴一问,还请皇上恕妾身逾越。”

朱元璋很满意马秀英知晓进退的态度,说道:“朕当然不会误会你,只是朕担心他们在张士诚这等善于笼络人心的人手下做事,会不会被其迷惑,认为朕残暴冷酷。朕身边可不能再出现谢再兴之辈。”

马秀英急忙辩解,“他们绝不会对皇上有二心,他们要是有半分其他心思,当初就不会把各方势力的情报一五一十上呈给皇上。有人确实为了张士诚曾经向妾身求情,那只是出于道义而言,诸位大臣不是也为张士诚求过情,皇上自己当时也没想过杀死张士诚,这都是大家的善心所驱罢了。”

第四百二十章 长途漫漫今成后

御书房里静悄悄,只有漏壶里的水从雕刻精致的龙口流出的潺潺声,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马秀英看到箭壶盖上那个抱着箭杆的铜人动了一下,才听见朱元璋的声音再度响起。

“干脆这样安排吧,嗯……朱门的人朕封他们为亲军都尉,让他们继续暗中为朕查探各方情报,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朱卫的人就统辖仪鸾司,掌管朕的仪仗和侍卫。”朱元璋沉思片刻,做出了上述的决定。他也曾经承诺战事平息后要封赏影卫,身为天子不好食言,但他并不完全放心在外做奸细的朱门,所以把朱卫留在京城,朱门继续派往各地活动。

没过多久朱元璋果然将影卫重新编制成立了拱卫司,分为都尉司和定仪鸾司。然而统领都尉司的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