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许就没有今天的他。从一个小兵到吴国公,从濠州到应天府,这是一条多么艰辛的路,幸好有马秀英的陪伴。这个女人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为他得罪父兄,为他散尽家财,为他忍饥挨饿……这次出征,她又派了麻脸大嫂来照顾自己。

尽管这位麻脸大嫂不咋地,但是朱元璋一想到是马秀英的一片心意,心中就涌起一股暖流。

第三百零九章 故意炒焦一盘菜

陈友谅听说朱元璋亲自率大军来援,急忙撤围洪都,东下鄱阳湖迎战。

朱文正跌坐在城墙上放声大哭,坚守洪八十五天终于等到援军了,这应该是喜事,可他怎么都笑不出来,四万将士只剩下几千人,其他人都倒在了洪都城墙下。

特别是张子明,陈友谅恨被他玩弄,居然连死人都不放过,把他的尸体抛入江中,葬身鱼腹。朱文正想为他收尸都办不到,只能做了个衣冠冢纪念这位用性命传递情报的兄弟。

“兄弟们,国公的大军已到鄱阳湖,你们还有没有力气跟我出城夹击陈友谅,为死去的兄弟报仇?”望着缓缓消失在地平线的敌舰,朱文正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不甘于坐镇洪都,准备发兵余干县,切断陈友谅的一条退路。

“有!”洪都将士脸上没有劫后余生的喜悦,只有对死去战友的愤慨和对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陈友谅的仇恨。

“好,大家养精蓄锐,等国公和陈友谅开战,我们就从后面偷袭!”朱文正倒是成熟了些,没有强令将士不顾疲劳现在就出征。

六月二十日,朱元璋带着水兵,从松门进入鄱阳湖,与汉军在康郎山湖面遭遇。

两军一对阵,朱元璋这方的劣势即显。他们的战船太小,大部分都是当年在卢龙山缴获的陈友谅的船只,还有一些元廷楼船以及当初俞延玉和廖永忠归顺时带来的小渔船。

而陈友谅那边的巨舰望之如山,这些舰队联结布阵展开长达数十里。即使娘子军所乘的船在队伍的后方,也能远远望见敌人的巨舰。

没办法,那些船太庞大了,最大的长十余丈,宽两丈,高三丈,就像后世的邮轮,首尾不相望。马秀英甚至看到甲板上居然有骑兵策马来回巡视,无数汉兵趴在船舷仰视着己方船只指指点点,仿佛在大声嘲笑。

逊影担心地说道:“夫人,这仗可怎么打啊?我们的船队在陈友谅的巨舰面前就像玩具,一撞就碎了。”

“怕什么,蚂蚁还能咬死大象呢,国公他们一定能想出办法打败陈友谅。”马秀英故意用轻视的口气大声说着,她可不能让陈友谅的巨舰把己方将士的士气压垮。

果然周围的娘子军和甲板上的将士听到一个麻脸大嫂都这么有志气,不由脸一红,恐惧之情退散,信心倍涨。

同样的问题也在朱元璋和诸位将领之中讨论,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脾气,没人不开眼提出逃跑或投降,只是商量应该正面作战还是迂回包抄。

然而面对陈友谅庞大的水师,两种办法都不可取,用小船去攻打巨舰无疑以卵击石,无论正面作战还是迂回包抄都跟螳螂挡臂一般自不量力。将领们一筹莫展,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好办法,整个议事舱陷入一股低迷的气氛,午时已过,所有人都忘记了吃饭这件事,还在冥思苦想。

不过他们忘记了吃饭不代表马秀英会忘记。只见议事舱的门一推,登上主船的麻脸大嫂端着一盘黑乎乎的菜走进来,嗫嚅道:“国公见谅,今天奴婢没有控制好火候,不慎把菜炒焦了,奴婢现在去给你重新做一份?”

周德兴不耐烦地吼道:“这是军机要处,谁让你进来的?滚出去!门口的守卫呢,都死了吗?什么人都敢放进来。”

守卫忙不迭地说道:“将军恕罪,小人这就让她离开。”又对麻脸大嫂低语:“婶子,你可害死我了,说了国公在议事不能进,你还非闯进来……”

麻脸大嫂一扭身,避开守卫的驱赶,“人是铁饭是钢,你们不吃国公也要吃,我不管那些,反正马夫人要我照顾好国公。”

听到麻脸大嫂提起马秀英,士兵下意识裹足不前。

发怒的周德兴噎了噎,眼光落到盘子上,冷笑道:“你拿炒焦的菜来糊弄国公,马夫人就是让你这样照顾国公的?”

麻脸大嫂不理他,蹲身跟朱元璋解释道:“奴婢今天把菜炒焦耽误了国公用食时间的确是奴婢的错,不过奴婢炒焦菜是有原因的,所以才进来跟国公解释一下。”

朱元璋看看面红脖子粗的周德兴,又看看振振有词的麻脸大嫂,想到她毕竟是马秀英派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