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敢饩�痰摹��隆��灿����刈≌蟮兀��鞘鞘谐∷ヂ洌�裨蚓�缓蟪贰!�

“第三条,垄断之经。当你和你的生意伙伴攻下一座‘城堡’,就必须快速建立属于你们的市场,打造你们的品牌,把你们的商业帝国建造成一座固若金汤的铁桶,不给别人可乘之机。所有的物资出入都由你们掌控,所有的利市调节都由你们把握。这就好比你掐住了水的源头,想让它何时流、流多少都是你说了算。”

“第四条,信誉之经。这也是做生意中最重要的一条,商重利,不忘义!人无信用难立,商无信誉难存!经商信为本,诚召天下客;忠厚不折本,刻薄难赚钱。贪图一时的便宜,断掉以后的生意,孰轻孰重?”

满室俱静,众人听得瞠目结舌,有些道理他们明白,有些道理他们却闻所未闻。他们看着马秀英就像在看一个怪物,这个小脑袋里怎么装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主意,每一条经验都让人拍案叫绝。

岂料他们还未回过神,马秀英又狡黠地笑了笑,对沈万三招招手,“小三,我还有几条经验哦。”

沈万三喘着粗气,几乎快抵拢马秀英的额头,“什么经验?”

“你若答应把以后赚到的利益分我一成,我就告诉你!”马秀英后仰,笑靥如花。

“一成?”沈万三倒吸一口气,“你光动动嘴皮子就要一成?”

“答不答应随便你啦,你不要我可以告诉别人。再说我又没让你现在就拿出一成,等你赚了钱再给我,如果不赚钱你也不会吃亏。”马秀英摆出一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模样,刚才抛出的几条鱼饵相信已经成功钓起了沈万三的胃口。

沈万三嘬着牙花子,犹豫了半天,终于下定决心,斩钉截铁地点点头,“好,我答应,你说!”

“耳朵附过来……”

第五十一章 倾家之产做投资

沈万三和马秀英嘀嘀咕咕一阵,把姚天僖和袁兴看得心痒难耐,前面四条生意经已经让人拍案叫绝,后面说的究竟是什么内容值得沈万三心甘情愿付出一成利益。可惜对面两人商量的声音太小,他们只能看到沈万三的眼睛时而微眯,时而睁大;脸色忽而得意忘形,忽而不敢置信,最后竟是一副破釜沉舟、志在必得的表情。

“姐姐,你给沈大哥说的什么经验啊?”袁兴心里像有只猫在挠,不问清楚晚上肯定睡不着。

马秀英一笑了之,“这是小三花银子买来的经验,属于商业机密,恕不奉告。”

袁兴不再追问,姐姐既然不说,肯定有不说的原因,反正她不会做害人的事情。

姚天僖突然有些不开心,尽管理智告诉他这种心情不正常,可他对沈万三和马秀英会拥有共同秘密一事就是有些不舒服。这股不正常的情绪促使他打破自己冷静慎重的原则,一再追问沈万三,马秀英后面讲的经验是什么。

但是沈万三只笑着说了句“原来女人的钱比男人还好赚”就不肯多提。

其实马秀英后面说的经验远不止这点,一条民间集资,一条通番海外贸易至今还在沈万三脑海里震荡。这两条经验随便哪一条都与朝廷的政策相悖,所以即使是面对姚天僖这样的好友,沈万三也缄默不语。有些事可意会不可言传,他自己敢放手一搏,却不能牵连了好友。

若是放在前世,马秀英肯定不会提出这种知法犯法的建议,反而会加大力度打击这种损害国家利益的走私行为。但是这一世的统治者是残暴的元人,既然元朝统治者根本不顾汉人百姓死活,那她又何必维护元朝利益?

提到通番海外贸易,这里简单说几句。

最早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发展便是始于西域的丝绸之路。汉朝曾经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当时中国的丝和纺织品、瓷器换回了西域各国大量的奇珍异宝,商人们尝到了甜头,不再满足陆地交易,遂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出海贸易的雏形。但是汉代的造船技术未能造出足可抵抗海洋巨浪的大型船只,故海上交通只能靠近海航行。

到了隋唐,对外交通(陆路、海路)比过去发达,东亚航道已经可以通过朝鲜半岛延伸到日本海岛。但是受到朝鲜半岛上政局变化的影响,因此商人们另外开拓一条从福州到琉球,再由琉球到日本的海上新航道。唐朝就曾经在广州设市舶使,专门管理对外贸易。

到了宋朝,由于北部受辽、金、元的压境,对外贸易全凭沿海附近的海上交通。随着宋朝南迁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