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 (第1/4页)

街沃髯拥牟 !�

两人都不知道朱元璋担心马秀英的病情,已经派人四处去找道衍。故而道衍在福建官府刚一露面就几乎被强制性地押送回京。当然朱元璋的旨意只是叫道衍火速回京,所以官差没有把他当真正犯人关押,言辞行事方面都还比较客气。

道衍相当配合官差的安排,一方面要引开官府的注意,让沈万三等人顺利出海;一方面他也非常担心马秀英的身体状况。马秀英的咯血症无法真正根除,只能慢慢息养,就怕马秀英牵挂着他们无法安心养病。

在驿站休息的时候道衍碰到了刘基,两人没有深交,但也有几面之缘。聚到一起寒暄,道衍才知刘基竟然已经辞官,急忙说道:“刘公乃国之栋梁,此时致仕岂不是朝廷的损失。”

刘基呵呵笑道,对辞官的事毫不在意,“老了,不堪用了,趁着还有几年活头回老家歇歇。”

“刘公心胸豁达,如此才是长寿之人。”道衍稽首赞道,懂得急流勇退的人才能驱祸避难,长长久久。

“听说大师这次是为皇后娘娘四处求药?”刘基笑了笑,问起别的事,显然不愿再提自己辞官的事。

道衍脸上少见的露出一丝忧色,“皇后娘娘凤体欠安,贫僧正要赶回京城。”

刘基是个聪明人,见道衍不愿细说马秀英的病情,就打住不问,“老夫走的时候不方便向皇后娘娘辞别,大师若见了皇后娘娘,替老夫告罪一声。”

道衍应道:“刘公的交代贫僧铭记在心。”

因道衍急着回京,只能在驿站歇两个时辰,用过吃食就要赶路,故而他和刘基也不能多交谈,说了几句话就欲告辞。

刘基突然出声喊道:“大师留步,老夫偶感头昏目眩,可否厚颜请大师看一看?”

道衍依言坐下伸出手把脉,却感觉到刘基在搭手那一刻飞快地在他掌心写着:“请皇后提防胡惟庸。”他猛地抬头一瞧,刘基眼睛眨了两下,便恢复了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

他微不可察地点点头,心中忧虑更甚,连刘基都要用这种隐晦的方式叫他提醒马秀英,也不知京城局势有多艰险,拼着这条性命,他也一定要护马秀英周全。

第五百三十七章 沉疴旧疾身体伤

因着刘基的警告,道衍格外关注京城的局势,刚进京郊就听见百姓议论李善长、刘基辞官的事。道衍暗暗吃惊,原来不仅刘基辞官,李善长也告病还乡,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这两位德高望重的大臣相继离开朝堂?忽然听闻如今新任的丞相是胡惟庸,又想起刘基要马秀英提防胡惟庸的话,他忍不住猜测,莫非两位大臣的致仕都跟胡惟庸脱离不了关系。

他还来不及多想,一队骑兵奔来,领头之人问道:“前面可是道衍大师?”

道衍赶紧说道:“正是贫僧。”

“皇上有令,宣道衍大师火速回宫。”骑兵首领跳下马,示意道衍下车换马。

道衍不敢耽搁,立刻骑上马跟着队伍进宫,心想朱元璋催得如此急切,难道马秀英身体又不好了?

进了宫侍卫果然直接就把他带到坤宁宫,殿里站了好几位太医,朱元璋也在,他刚要给朱元璋行礼,朱元璋挥手道:“先去给皇后看病。”

道衍急忙来到马秀英身边,只见她脸色蜡黄,一个月不见竟然了一大圈,斜斜地倚着枕头就像个易折的纸片人。

逊影哽咽道:“大师你总算回来了,娘娘刚才又吐血,太医开了一副安神药才让娘娘睡下。”

道衍二话不说,伸手搭在马秀英手腕上把脉,过了一会,语气略带责备地说道:“贫僧不是告诫过皇后娘娘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能忧思积劳,为何皇后娘娘的脉象如此虚弱,似乎操劳过度?”

还不是因为你离开那么久,让主子日夜担心。逊影没好气地瞪了道衍一眼,有别人在,她也不好说明,只得问道:“巫蛊之术对人的身体有没有损害?娘娘被人用巫术诅咒过。”

“有人用巫术诅咒皇后娘娘?何人如此大胆?”道衍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云游四方,听说过一些厉害的巫蛊术法,急忙问道:“是哪种巫术?可有蛊虫?”

这件事被朱元璋下了封口令,是以外面的百姓只知道大臣辞官的事,不知道皇宫里还曾发生过巫蛊事件。道衍也是第一次听说,若不是朱元璋同意让他具体了解马秀英的病情,逊影哪敢把这事告诉他。

逊影神色略微尴尬,支吾道:“听说好像是用木偶人扎针诅咒娘娘。”

“没有直接接触就好,皇后娘娘意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