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1/4页)

说起朱棣,马秀英就笑颜逐开,这孩子真是奇怪,有时李儿抱他,他照样哭闹,马秀英一抱,他立马就不哭了。人人都说他最亲马秀英,就连马秀英自己也觉得这孩子跟她非常投缘。

“标儿呢?”朱元璋还是最喜欢嫡长子朱标,几个月没见,也不知标儿长高了没有,学问有没有进步。

“府里的启蒙夫子被我辞退,我把送他去幼儿堂和其他孩子们一起上学了。”

朱元璋一听,豁然坐起来,“那怎么行,他可是我朱元璋的儿子,怎么可以和其他普通百姓的孩子一起上学。我要给他请个有名望的老师教导他,将来儿、儿、棣儿也是如此。”

马秀英不同意,“你啊,别惯着孩子们,他们和普通孩子一起学习有什么不好,非要搞特殊化?我希望孩子们都能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人和事。你让他们跟普通百姓的孩子拉开距离,以后他们对待事物的看法都不一样了,我可不希望养出几个纨绔子弟来。”

朱元璋倔强地说道:“我的孩子本来就与众不同,为何要像普通孩子一样生活?我们既然有能力,就应该给孩子创造最好、最有利的坏境。你放心,我保证孩子们将来都不会变成纨绔子弟,这件事你就别管了。”

马秀英头一扭,不再说话。哼,前世那些学校收的天价赞助费就是被朱元璋这种心态的人给抬上去的。

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固持己见

朱元璋知道马秀英生气了,可是他绝不同意让儿子去幼儿堂学习,但他又舍不得再惹马秀英不快,想了想,说道:“标儿的身子骨弱,大夫说他宜静不宜动,你让他去幼儿堂那种乱糟糟、闹哄哄的地方,影响到他的身体怎么办?他在家里学习,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知道情况,你也能放心一点啊。”

事关朱标的身体健康,马秀英所有的坚持都化为泡影,妥协道:“那你一定要给标儿请个好老师,还有注意不能让标儿太劳累,你看谁家的孩子这么小就开始抄写四书五经?”

朱元璋沉吟半晌,“你觉得儒学提举司宋提举教授标儿经学怎么样?他是刘基的高徒,我原本想请刘基做标儿的老师,只是他一直奔丧还没归来。”

马秀英赞同道:“宋濂?这人博学多才,为人谦虚,做标儿的老师不错。”

“那就这样定了,明日我就叫标儿拜他为师。”朱元璋很高兴,既把马秀英逗开心了又搞定了儿子学习的问题。

“好了,咱们快去看看其他人吧。你一回来就在我屋中待了半天,只怕其他妹妹脖子伸得老长,都快望眼欲穿了。”马秀英一边打趣,一边推着朱元璋出门。将心比心,自己日夜思念朱元璋,其他女人何尝不是如此。

逊影迎上来,低语:“适才莲夫人、惠夫人都有来探望夫人,被奴婢推辞了……”

马秀英脸红得像猴子屁|股,羞恼地瞪了朱元璋一眼,幸好逊影机灵,否则她都没脸见人了。

朱元璋嘿嘿直笑,抹着鼻子灰溜溜地离去。

国公府恢复了往日的祥和,看到朱元璋对马秀英更加信任和恩爱,妻妾们愈发尊敬马秀英,纵然有个别女人心生嫉妒,也只能悄悄把嫉妒埋在心底。

这一天马秀英正在大厅跟李儿讨论育儿经,其他几女一边嗑瓜子,一边羡慕地听着。逊影忽然端了一盘水果上来,马秀英知道如果不是有事禀告,逊影才不愿意伺候别的女人,她不动声色地站起来,笑言出恭一趟,随着逊影走出了厅外。

两人走到无人的地方,逊影说道:“刘先生回来了。”

马秀英看她脸色很难看,问道:“可是衢州那边的事情没有处理好?”

“衢州那边刘先生处理得很好,但是他和国公为了支援安丰的事情吵起来了。”

原来刘基先叫人把他娘尸体送回青田,自己星夜兼程赶到衢州。

当时苗将蒋英等人作乱杀死胡大海、耿再成逃走后,衢州传出很多流言,说朱元璋要屠尽苗人为胡大海、耿再成报仇,闹得整个衢州百姓惶恐不安。

刘基急忙调遣当地守军四处驻兵,并揭榜安民,只用了几天上就平定了这些流言。后来他又给各个属县发去文书告示,各县也渐渐相安无事。

这次能够快速稳定局势主要凭借的是刘基在江浙一带的声望。他学识广博又精通周易八卦,无论在尊师重道的汉人心中还是在迷信鬼神的苗人心中都有不可逾越的地位。卢龙山上刘基能够呼风唤雨的本领早就流传开了,现在人们宁愿得罪朱元璋也不愿意得罪这位神人。

刘基处理完衢州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