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语。”

萧淑妃“扑通”一声跪下,园中众人一齐匍匐在地,大气都不敢喘。

“陛下,臣妾听不懂您在说什么!”萧淑妃急忙道。

“听不懂?”皇上面色发红,青筋暴起,“是啊,叫你相好来说,你便懂了!”

相好?!萧淑妃茫然地看着皇上,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柔弱无辜的目光,在以往看到,皇上必然会好好怜惜,可他现在见着,只觉得无比的恶心。

“你死性不改,与朕的肱骨之臣通奸,需要你用这种方式来告知朕吗?”皇上一拍御案,怒吼道,“来人,去给朕把京兆尹抓起来!”

萧淑妃打了个哆嗦,猛地伸手将掉在前方的信笺拿起。展开一看,开头是“亲亲萧凝儿……”。她快速地翻到信尾,那落款,果真是个“郭氏子,临”。

这怎么可能,简直太可笑了!萧淑妃扬起头正要辩驳,却听见有侍卫来报:“陛下,园外有一京兆府役,说是来送信的。见了属下转身要跑,被属下派人拦下了。”

送信?这个节骨眼上,居然有京兆府的人来送信?萧淑妃瞬间明白过来,她坠入了一个圈套。

“把他押进来。”皇上的声音直若寒冰。

事到如今,萧淑妃反而镇定下来了。她倒要看看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那府役被侍卫绑着带了上来,口里不住地叫着:“小的冤枉啊,小的什么都不知道。”

皇上从侍卫手中接过信,粗略地扫了一眼,手一扬又扔了下去,目光阴森地盯着萧淑妃:“你还有什么话说。”

萧淑妃只一眼,就扫到了信上落款处同样的文字。她抬头望向皇上,眼神中满是坚定和不屈。她和皇上情深多年,她不相信皇上会因为这么拙劣的陷害而怀疑她。

可时间一分一厘地过去,皇上眼中的厌恶却没有丝毫的改变。萧淑妃渐渐有些慌神,她猛然记起,皇上从前也曾这样看过她。那时就是因为有传言她和宫中侍卫不清不楚……原来,敌人是看准了这点,才策划出了和当年同样的一幕……

德王跪在案旁,微微地抬起头,看向园中对视的二人,嘴角浮出一丝浅笑。

第41章 破解难局

当年萧淑妃作为萧文士的独女,以美貌闻名京城,被选入宫,不久便得圣宠。也正因为她的美貌,才让人以此为机,编了首打油诗传诵,暗讽她恋上年轻英俊的侍卫,给皇上戴了绿帽子。

皇上纵然天人之姿,英伟不凡,可他已年有四十。每每望见身边的妃子年轻貌美,心中时常隐隐担心。只是这种担心很浅,平日里根本不会显在表面,直到被萧淑妃的事给逼了出来。

被人陷害与萧淑妃有染的那个侍卫,正是她儿时的玩伴,对她颇有情意。只是萧淑妃入宫后,那青年便将这份情意深藏在了心底,入宫做了羽林军侍卫,默默地守护她。可这段纯洁的单恋最终还是被人利用。耿直的侍卫,只有自尽以证清白。

案子闹得很大,后宫中连死三个昭仪并一个德妃,才将此事消停。

再后来,便是萧淑妃顺利产下七皇子,晋封四妃之一的淑妃。

在旁人看来,萧淑妃成功洗刷冤屈,获得了清白,也因此恩宠更胜从前,可谓因祸得福。其实不然,皇上如若打心底相信她,就不会在七皇子满周岁后,派人将他送到了君山的皇觉寺,由高僧抚养。

谁能想得到,七皇子在皇觉寺养到十岁,竟是这么个原因。萧淑妃心中苦涩,却无法对人言,只能将这份屈辱埋在心底,更加小心翼翼地在宫中生存。直到十岁的七皇子第一次被接回宫,皇上亲眼见到这个儿子,竟是所有子息中与自己最为相像的那个。欣喜之下,才去了心底的最后一份怀疑。

萧淑妃原以为这件事已经算是完全揭过了,可她此刻看到皇上的眼神,才知他从未真正忘怀。

她不由轻叹一口气,这些事其实并不怨皇上,他老了,必然有些疑神疑鬼、患得患失,她都能理解。但是她绝对不会放过设计这一切,重新揭开他们过往伤疤的那人!

她正平息心绪,理清思路。身旁却有人膝行过来,跪在一旁,朗声道:“陛下三思啊,淑妃妹妹不是这种人,她与郭大人年龄相差如此悬殊,这定是有心人的陷害!”

萧淑妃微微一惊,她万万想不到竟是舒贵妃替她求情。只是当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她仰头直视皇上,诚恳道:“陛下三思,臣妾至今都未曾见过郭大人一面,何来通奸一说。诚如贵妃姐姐所言,郭大人和臣妾的儿子一般大,臣妾又怎会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