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部分 (第1/4页)

'9'冬十一月,己巳,大赦。

'9'冬季,十一月,己巳(二十二日),东晋大赦天下。

二年(甲辰、344)

二年(甲辰,公元344年)

'1'春,正月,赵王虎享群臣于太武殿,有白雁百余集马道之南,虎命射之,皆不获。时诸州兵集者百余万,太史令赵揽密言于虎曰:“白雁集庭,宫室将空之象,不宜南行。”虎信之,乃临宣武观大阅而罢。

'1'春季,正月,后赵王石虎在太武殿宴享群臣,有一百多只白雁停栖在马道的南面,石虎让人射雁,都没射中。当时各州军队会集起来已有一百多万人,太史令赵揽秘密地对石虎说:“白雁停栖庭院,是宫室将要空寂无人的征兆,不适宜向南进发。”石虎相信他,于是驾临宣武观,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然后作罢。

'2'汉主势改元太和;尊母阎氏为皇太后,立妻李氏为皇后。

'2'成汉国主李势改年号为太和,尊奉母亲阎氏为皇太后,册立妻子李氏为皇后。

'3'燕王与左司马高诩谋伐宇文逸豆归,诩曰:“宇文强盛,今不取,必为国患,伐之必克;然不利于将。”出而告人曰:“吾往必不返,然忠臣不避也。”于是自将伐逸豆归。以慕容翰为前锋将军,刘佩副之;分命慕容军、慕容恪、慕容霸及折冲将军慕舆根将兵,三道并进。高诩将发,不见其妻,使人语以家事而行。

'3'前燕王慕容和左司马高翊谋议,准备讨伐宇文逸豆归。高翊说:“宇文氏强盛,现在不攻灭,必然成为国家的祸患。如果攻伐必能取胜,只是对将帅有所不利。”高翊出来后告诉别人说:“我这一去必定回不来了,但是忠臣不避祸。”于是慕容自为统帅,攻伐宇文逸豆归。任命慕容翰为前锋将军,刘佩作他的副手;分别命令慕容军、慕容恪、慕容霸及折冲将军慕舆根率领军队,分三路同时进发。高翊临行前,不见他的妻子,让人转告家中事务,然后出发。

逸豆归遣南罗大涉夜干将精兵逆战,遣人驰谓慕容翰曰:“涉夜干勇冠三军,宜小避之。”翰曰:“逸豆归扫其国内精兵以属涉夜干,涉夜干素有勇名,一国所赖也;今我克之,其国不攻自溃矣。且吾孰知涉夜干之为人,虽有虚名,实易与耳,不宜避之以挫吾兵气。”遂进战。翰自出冲陈,涉夜干出应之;慕容霸从傍邀击,遂斩涉夜干。宇文士卒见涉夜干死,不战而溃;燕军乘胜逐之,遂克其都城。逸豆归走死漠北,宇文氏由是散亡。悉收其畜产、资货,徙其部众五千余落于昌黎,辟地千余里。更命涉夜干所居城曰威德城,使弟彪戍之而还。高诩、刘佩皆中流矢卒。

宇文逸豆归派南罗城主涉夜干统率精兵迎战,慕容派人急速告诉慕容翰:“涉夜干勇冠三军,应当稍稍避让。”慕容翰说:“宇文逸豆归尽数出动国内精兵交付给涉夜干,涉夜干素来有勇悍的名声,被他们全国所仰仗。现在我战败他,他们的国家便会不战自溃。况且我熟知涉夜干的为人,虽有虚名,其实容易对付,不应当避让他,这会挫伤我军的士气。”于是前进接战。慕容翰亲自出马冲击敌阵,涉夜干出阵应战,慕容霸从侧面截击,于是斩杀了涉夜干。宇文氏的士卒见涉夜干死亡,不战自溃。燕军乘胜追击,于是攻克宇文氏的都城。宇文逸豆归逃跑,死于大漠以北,宇文氏由此离散灭亡。慕容尽数收缴他们的畜产、物资、钱财,把宇文氏五千多个村落迁徙到昌黎,开辟国土一千多里。把涉夜干原先居住的城镇改名为威德城,让兄弟慕容彪戍守,然后班师回国。高翊、刘佩都被流矢射中身亡。

诩善天文,尝谓曰:“卿有佳书而不见与,何以为忠尽!”诩曰:“臣闻人君执要,人臣执职。执要者逸,执职者劳。是以后稷播种,尧不预焉。占候、天文,晨夜甚苦,非至尊之所宜亲,殿下将焉用之!”默然。

高翊擅长天文,慕容曾对他说:“你有好书却不见你给我看,怎么能说尽忠!”高翊说:“我听说人君执掌大要,人臣执掌具体事务。执掌大要的人安逸,执掌具体事务的人辛苦。所以后稷播种庄稼,唐尧不参与其事。从事占候、天文,清晨、夜晚十分辛苦,不是至尊之人应当亲自参与的,殿下准备学来干什么?”慕容默然不语。

初,逸豆归事赵甚谨,贡献属路。及燕人伐逸豆归,赵王虎使右将军白胜、并州刺史王霸自甘松出救之,比至,宇文氏已亡,因攻威德城,不克而还;慕容彪追击,破之。

当初,宇文逸豆归侍奉后赵国甚为恭敬,贡献物品的人不绝于路。等到前燕人攻伐宇文逸豆归,后赵王石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