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部分 (第1/4页)

'18'隋文帝又派遣司农少卿崔仲方征发壮丁三万人,在朔方、灵武一线修筑长城,东起黄河,西至绥州,绵延七百里,用来遏制北方胡人入侵。

四年(丙午、586)

四年(丙午,公元586年)

'1'梁改元广运。

'1'后梁改年号广运。

'2'甲子,党项羌请降于隋。

'2'甲子(十三日),党项羌人请求降附隋朝。

'3'庚午,隋颁历于突厥。

'3'庚午(十九日),隋朝向突厥颁行新历。

'4'二月,隋始令刺史上佐每岁暮更入朝,上考课。

'4'二月,隋朝下令每年岁末各州刺史以及高级僚属轮流入朝,呈奏本州官吏的当年政绩,由朝廷进行考核升降。

'5'丁亥,隋复令崔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

'5'丁亥(初六),隋文帝又命令崔仲方征发壮丁十五万人,在朔方以东,沿边境的险要地方修筑数十座城堡。

'6'丙申,立皇弟叔谟为巴东王,叔显为临江王,叔坦为新会王,叔隆为新宁王。

'6'丙申(十五日),陈朝立皇弟陈叔谟为巴东王,陈叔显为临江王,陈叔坦为新会王,陈叔隆为新宁王。

'7'庚子,隋大赦。

'7'庚子(十九日),隋朝大赦天下。

'8'三月,己未,洛阳男子高德上书,请隋主为太上皇,传位皇太子。帝曰:“朕承天命,抚育苍生,日旰孜孜,犹恐不逮。岂效近代帝王,传位于子,自求逸乐者哉!”

'8'三月,己未(初八),洛阳男子高德上书,请求隋文帝自己做太上皇,将皇位传给皇太子。隋文帝说:“朕承天受命,抚育百姓,早晚孜孜不倦,不敢稍有懈怠,还恐怕不能够尽职尽责。岂能效法近代那些帝王,传位于太子,自求安乐逍遥!”

'9'夏,四月,己亥,遣周等聘于隋。

'9'夏季,四月,己亥(十九日),陈朝派遣周等人到隋朝聘问。

'10'五月,丁巳,立皇子庄为会稽王。

'10'五月,丁巳(初七),陈朝立皇子陈庄为会稽王。

'11'秋,八月,隋遣散骑常侍裴豪等来聘。

'11'秋季,八月,隋朝派遣散骑常侍裴豪等人到陈朝聘问。

'12'戊申,隋申明公李穆卒,葬以殊礼。

'12'戊申(三十日),隋朝申明公太师李穆去世,用特别隆重的礼节安葬。

'13'闰月,丁卯,隋太子勇镇洛阳。

'13'闰月,丁卯(十九日),隋朝皇太子杨勇出镇洛阳。

'14'隋上柱国公梁士彦讨尉迟迥,所当必破,代迥为相州刺史;隋主忌之,召还长安。上柱国杞公宇文忻与隋主少相厚,善用兵,有威名;隋主亦忌之,以谴去官,以柱国舒公刘皆被疏远,闲居无事,颇怀怨望,数相往来,阴谋不轨。

'14'起初,隋朝上柱国公梁士彦讨伐尉迟迥,英勇善战,所战必胜,代尉迟迥为相州刺史。后来隋文帝猜忌他,将他召回长安。隋朝上柱国杞公宇文忻与隋文帝少年时交情深厚,他善于用兵,有威信声望。隋文帝也因此猜忌他,后来由于受到谴责而被免除右领军大将军职务。梁士彦、宇文忻与柱国舒公刘都被隋文帝疏远,闲居无事,心怀怨恨,多次相互往来串通,密谋起兵造反。忻欲使士彦于蒲州起兵,己为内应,士彦之甥裴通预其谋而告之。帝隐其事,以士彦为晋州刺史,欲观其意;士彦忻然,谓等曰:“天也!”又请仪同三司薛摩儿为长史,帝亦许之。后与公卿朝谒,帝令左右执士彦、忻、于行间,诘之,初犹不伏;捕薛摩儿适至,命之庭对,摩儿具论始末,士彦失色,顾谓摩儿曰:“汝杀我!”丙子,士彦、忻、皆伏诛,叔侄、兄弟免死除名。

宇文忻想使梁士彦于蒲州起兵,自己在长安作内应,梁士彦的外甥裴通参预了他们的密谋,又告发了他们。隋文帝把这件事先掩盖下来,任命梁士彦为晋州刺史,打算观察他的意向;梁士彦非常高兴,对刘等人说:“天意让我们成功!”他又奏请朝廷任命仪同三司薛摩儿为晋州长史,隋文帝也答应了他。后来梁士彦等人与公卿大臣一起朝谒,隋文帝命令左右侍卫人员在朝拜行列中拿下梁士彦、宇文忻、刘三人,审问他们,开始他们还不伏罪,这时薛摩儿被捕获带到,隋文帝命他与三人在殿堂上当面对质,薛摩儿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