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部分 (第1/4页)

李抱真、王武俊准备领兵援救贝州时,听说田绪作乱,便不敢进军。朱滔听说田悦死去,高兴地说:“田悦辜负我的恩德,上天便借着田绪的手将他杀掉了。”朱滔当即派遣他的执宪大夫郑景济等人率领步兵、骑兵共五千人协助马,合兵共一万二千人,攻打魏州。马在王莽河驻扎,放任骑兵和回纥兵四处抢劫掳掠。朱滔另外派人去劝说田绪,答应委任他为本道节度使。田绪正处在危急关头,便派遣随军侯臧到贝州去向朱滔表示诚意,朱滔很高兴,打发侯臧回去报告,让田绪赶快定下盟约。当时,田绪对城内的部署已经就绪,李抱真、王武俊又派遣使者来到田绪处,答应前来援救,就像田悦活着时的约定一样。田绪传召将佐商议此事,幕僚曾穆、卢南史说:“虽然用兵崇尚威武,但也要遵循仁义,才会取得成功。现在幽州兵肆意屠杀掳掠,白骨遮盖了原野,虽然先仆射辜负了朱滔的恩德,但是老百姓有什么罪!现在朱滔虽然强盛,但他的灭亡是象提起脚后跟而立一样可等待得到的。何况昭义、恒冀正在一块儿攻打朱滔,怎么能够因为眼前的危急,便打算随着人家做反叛呢!不如归顺朝廷。皇上正流亡在外,听到魏博使者前来一定高兴,官职与爵位在转足之间便会到来了。”田绪听从了曾穆、卢南史的建议,派遣使者带着表章前往行在,自己防守着魏州城,等待朝廷的命令。

'9'上这发奉天也,韩游帅其麾下八百余人还州。李怀光以李晟军浸盛,恶之,欲引军自咸阳袭东渭桥;三令其众,众不应,窃相谓曰:“若与我曹击朱,惟力是视;若欲反,我曹有死,不能从也!”怀光知众不可强,问计于宾佐,节度巡官良乡李景略曰:“取长安,杀朱,散军还诸道,单骑诣行在,如此,臣节亦未亏,功名犹可保也。”顿首恳请,至于流涕,怀光许之。都虞候阎晏等劝怀光东保河中,徐图去就,怀光乃说其众曰:“今且屯泾阳,召妻孥于,俟至,与之俱往河中。春装既办,还攻长安,未晚也。东方诸县皆富实,军发之日,听尔俘掠。”众许之。怀光乃谓景略曰:“者之议,军众不从,子宜速去,不且见害!”遣数骑送之。景略出军门,恸哭曰:“不意此军陷于不义!”

'9'德宗从奉天出发时,韩游率领着他的部下八百余人回到州。李怀光因李晟军渐渐强盛,憎恶他,打算率领军队从咸阳袭击东渭桥。李怀光给部众前后下达了三次命令,大家仍然不肯答应,还私下相互交谈说:“如果他与我辈去进击朱,我辈有多大力气便使多大力气。他如果打算造反,我辈唯有一死,决不能服从他的命令!”李怀光知道大家不可勉强,便向宾客将佐征询计策。节度巡官良乡人李景略说:“攻取长安,诛杀朱,解散军队,返回各道,你单人匹马前往行在。做到这些,臣下的操守也不算亏缺,已有的功名还可以保住。”李景略向李怀光伏地叩拜,恳切地请求,以至于流下了眼泪,李怀光答应了他。都虞候阎晏等人劝说李怀光东进,防守河中,何去何从,再从长计议。于是李怀光劝说他的部众说:“现在我们姑且在泾阳屯驻,将妻子儿女从州召来,等他们到后,与他们一同前往河中。待春天的衣装置办好了,再回军进攻长安,也为时不晚。东边各县都很富庶,在军队出发那一天,任凭你们掳掠。”大家都答应下来。于是,李怀光对李景略说:“你前些时候的建议,将士们不肯依从。你最好赶紧逃跑吧,不然会遭到杀害的!”他让几个人骑马护送李景略。李景略出了军营的大门,极其悲切地哭着说:“不料这支军队沉陷于不义之中了!”

怀光遗使诣州,令留后张昕悉发所留兵万余人及行营将士家属会泾阳,仍遣其将刘礼等将三千余骑胁迁之。韩游说昕曰:“李太尉功高,自蹈祸机;中丞今日可以自求富贵,游请帅麾下以从。”昕曰:“昕微贱,赖李太尉得至此,不忍负也!”游乃谢病不出,阴与诸将高固、杨怀宾等相结。时崔汉衡以吐蕃兵营于南,高固曰:“昕以众去,则城空矣。”乃诈为浑书,召吐蕃使稍逼城。昕等惧,竟不敢出。昕等谋杀诸将之不从者,游知之,先与高固等举兵杀昕,遣杨怀宾奉表以闻,且遣人告崔汉衡。汉衡矫诏以游知军府事,军中大喜。怀光子在,游遣之,或曰:“不杀,何以自明?”游曰:“杀,怀光怒,其众必至,不如释以走之。”时杨怀宾子朝晟在怀光军中为右厢兵马使,闻之,泣白怀光曰:“父立功于国,子当诛夷,不可典兵。”怀光囚之。于是游屯宁,戴休颜屯奉天,骆元光屯昭应,尚可孤屯蓝田,皆受李晟节度,晟军声大振。

李怀光派遣使者来到州,命令州留后张昕让留在那里的士兵一万余人和行营将士的家属全部出发,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