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部分 (第1/4页)

李派遣李进诚攻打牙城,毁去牙城的外门,得到了兵甲仓库,取出了军用器具。癸酉(十七日),李进诚再次攻打牙城,火烧牙城的南门,百姓争着背来柴草帮助官军,射向城上的箭象刺猥毛一样密集。到了申时,城门毁环了,吴元济在城上请罪,李进诚用梯子将他接了下来。甲戌(十八日),李用囚车将吴元济送往京城,并且向裴度作了报告。这一天,申、光二州以及各城镇军两万多人相继前来归降。

自元济就擒,不戮一人,凡元济官吏、帐下、厨厩之卒,皆复其职,使之不疑,然后屯于鞠场以待裴度。

自从吴元济被擒获后,李没有杀戮任何一人。凡是吴元济的官吏及帐下、厨房、马厩的士兵,李一概恢复他们的职事,使他们没有疑虑。然后,李便在鞠球场上驻屯兵马,等候裴度前来。

'30'以淮南节度使李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30'宪宗任命淮南节度使李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31'己卯,淮西行营奏获吴元济,光禄少卿杨元卿言于上曰:“淮西大有珍宝,臣能知之,往取必得。”上曰:“朕讨淮西,为人除害,珍宝非所求也。”

'31'己卯(二十三日),淮西行营奏称俘获了吴元济。光禄少卿杨元卿向宪宗进言说:“淮西有许多珍宝,我知道它们,让我前去寻取,一定能够得到。”宪宗说:“朕讨伐淮西,是为民除害,朕并不要在那里寻求珍宝啊。”

'32'董重质之去洄曲军也,李光颜驰入其壁,悉降其众。庚辰,裴度遣马总先入蔡州慰抚。辛巳,度建彰义军节,将降卒万余人入城,李具橐出迎,拜于路左。度将避之,曰:“蔡人顽悖,不识上下之分,数十年矣,愿公因而示之,使知朝廷之尊。”度乃受之。

'32'董重质离开洄曲军后,李光颜奔进他的营垒,将他的兵马全部招降。庚辰(二十四日),裴度派遣马总率先进入蔡州抚慰将士。辛巳(二十五日),裴度手执彰义军的符节,带领投降的士兵一万多人进入蔡州城,李全副武装,出来迎接,在道路左侧向裴度行礼。裴度准备避开李的拜礼,李说:“蔡州人愚妄悖逆,不懂得长官与下属的名分,已经有几十年了,希望您就此显示给他们,使他们知道朝廷的尊严。”于是,裴度接受了拜礼。

李还军文城,诸将请曰:“始公败于朗山而不忧,胜于吴房而不取,冒大风甚雪而不止,孤军深入而不惧,然卒以成功,皆众人所不谕也,敢问其故?”曰:“朗山不利,则贼轻我而不为备矣。取吴房,则其众奔蔡,并力固守,故存之以分其兵。风雪阴晦,则烽火不接,不知吾至。孤军深入,则人皆致死,战自倍矣。夫视远者不顾近,虑大者不详细,若矜小胜,恤小败,先自挠矣,何暇立功乎!”众皆服。俭于奉己而丰于待士,知贤不疑,见可能断,此其所以成功也。

李返回文城栅驻扎。各位将领请教说:“起初,您在朗山战败了,但并不发愁;在吴房取胜了,但并不夺取吴房;冒着大风暴雪,但并不肯停止行军;带着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敌境,但并不畏惧。然而,您终于因此获得成功,这都是大家所不明白的,请让我们冒昧地询问其中的原由。”李说:“朗山失利,敌人便轻视我们,因而不作防备了。夺取吴房,吴房的人马便要逃奔蔡州,合力坚守,所以我将吴房留下来,以便分散敌人的兵力。急风暴雪,天色昏暗,便不能够用烽火取得联系,敌人就不会知道我们已经到来。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敌境,人们便都献身效死,打起仗来自然就会加倍出力。一般说来,眺望远处的人不必顾及近处,计虑大事的人不必知悉细事。倘若夸耀小小的胜利,顾惜小小的失败,首先就把自己搅乱了,哪里还有余暇去建立功劳呢!”大家都服气了。李生活节俭,但对将士的供养却是丰厚的;他了解到一个人是贤能的,就不对他疑心;他见到可以实行的事,便能做出决断;这就是他获得成功的原由。

裴度以蔡卒为牙兵,或谏曰:“蔡人反仄者尚多,不可不备。”度笑曰:“吾为彰义节度使,元恶既擒,蔡人则吾人也,又何疑焉!”蔡人闻之感泣。先是吴氏父子阻兵,禁人偶语于途,夜不然烛,有以酒食相过从者罪死。度既视事,下令惟禁盗贼,余皆不问,往来者不限昼夜,蔡人始知有生民之乐。

裴度任用蔡州的士卒为牙兵,有人规劝他说:“蔡州人中间反复不定的人为数还很多,不能不加以防备。”裴度笑着说:“我是彰义节度使,首恶已被擒获,蔡州人就是我的人啊,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蔡州人得知此言,感动得哭了。在此之前,吴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