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部分 (第1/4页)

'24'延州方面报告,绥、银地区的军队叛乱,并抢劫了州城。

'25'董璋将兵二万屯绵州,会任圜讨李绍琛。帝遣中使崔延琛至成都,遇绍琛军,绐之曰:“吾奉诏召孟郎,公若缓兵,自当得蜀。”既至成都,劝孟知祥为战守备。知祥浚壕树栅,遣马步都使李仁罕将四万人,骁锐指挥使李延厚将二千人讨绍琛。延厚集其众询之曰:“有少壮勇锐,欲立功求富贵者东!衰疾畏懦,厌行陈者西!”得选兵七百人以行。

'25'董璋率领二万士卒驻扎在绵州,正遇上任圜讨伐李绍琛。后唐帝派遣中使崔延琛到成都,遇上了李绍琛的军队,欺骗他们说:“我奉皇帝命令来见孟知祥,你如果能延缓一下,自然能得到蜀地。”他到了成都,劝孟知祥作好战斗准备。孟知祥挖战壕,树栅垒,并派马步都指挥使李仁罕率领四万人、骁锐指挥使李延厚率领二千人去讨伐李绍琛。李延厚召集大家说:“有年轻体壮勇敢善战而又想立功求得富贵的人站在东边,年老有病、害怕而且厌倦行军打仗的人站在西边。”最后率领选出的七百士卒出发。

是日,任圜军追及绍琛于汉州,绍琛出兵逆战;招讨掌书记张砺请伏精兵于后,以羸兵诱之,圜从之,使董璋以东川羸兵先战而却。绍琛轻圜书生,又见其后羸,极力追之,伏兵发,大破之,斩首数千级,自是绍琛入汉州,闭城不出。

这天,任圜的军队在汉州追到李绍琛,李绍琛出兵迎战。招讨掌书记张砺请求把精锐部队埋伏在后面,用体弱的士卒去引诱他们,任圜听从了他的意见,并让董璋用东川的弱兵先去作战,然后再退却。李绍琛轻视任圜是个书生,又见他的兵弱,就奋力追击。伏兵出动,把李绍琛的军队打得大败,斩杀了好几千人。从此李绍琛进入汉州,闭城不敢出来。

'26'三月,丁巳朔,李绍真奏克邢州,擒赵太等。庚申,绍真引兵至邺都,营于城西北,以太等徇于邺都城下而杀之。

'26'三月,丁巳朔(初一),李绍真奏告后唐帝攻破了邢州,抓获赵太等。庚申(初四),李绍真率兵到达邺都,在城西北安下营寨,把赵太等在邺都城下示众杀死。

'27'辛酉,以威武节度副使王延翰为威武节度使。

'27'辛酉(初五),任命威武节度副使王延翰为威武节度使。

'28'壬戌,李嗣源至邺都,营于城西南;甲子,嗣源下令军中,诘旦攻城。是夜,从马直军士张破败作乱,帅众大噪,杀都将,焚营舍。诘旦,乱兵逼中军,嗣源帅亲军拒战,不能敌,敌兵益炽。嗣源叱而问之曰:“尔曹欲何为?”对曰:“将士从主上十年,百战以得天下。今主上弃恩任威,贝州戍卒思归,主上不赦,云‘克城之后,当尽坑魏博之军’;近从马直数卒喧竞,遽欲尽诛其众。我辈初无叛心,但畏死耳。今众议欲与城中合势击退诸道之军,请主上帝河南,令公帝河北,为军民之主。”嗣源泣谕之,不从。嗣源曰:“尔不用吾言,任尔所为,我自归京师。”乱兵拔白刃环之,曰:“此辈虎狼也,不识尊卑,今公去欲何之!”因拥嗣源及李绍真等入城,城中不受外兵,皇甫晖逆击张破败,斩之,外兵皆溃。赵在礼帅诸校迎拜嗣源,泣谢曰:“将士辈负令公,敢不惟命是听!”嗣源诡说在礼曰:“凡举大事,须藉兵力,令外兵流散无所归,我为公出收之。”在礼乃听嗣源、绍真俱出城,宿魏县,散兵稍有至者。

'28'壬戌(初六),李嗣源到达邺都,在城西南安下营寨。甲子(初八),李嗣源下达命令,明晨攻打邺都城。这天夜里,从马直军士张破败叛乱,带领好多人大声喧闹,杀死都将,焚烧营寨。第二天早晨,叛乱的士卒逼近中军,李嗣源率领随身护卫部队抵抗,抵挡不住,乱兵的气势更加猖狂。李嗣源声斥问他们说:“你们想干什么?”乱兵回答说:“将士们跟随主上已有十年,经过百战夺得了天下。现在主上忘恩负义,欺凌士卒,驻守在贝州的士卒只是想回家,主上不能饶恕他们,还说‘攻下城以后,应当把魏博的军队全部坑杀’。近来从直少数士卒争逐喧闹,便想很快把这些士卒杀掉。现在大家商量想和城里的人联合起来,击退各路军队,请主人在河南称帝,您李嗣源在河北称帝,成为这里军民的主上。”李嗣源边哭边把皇帝的命令告诉他们,没人听从。李嗣源说:“你们不听我的话,任你们随便干,我自回京师。”叛乱的士兵们拔出刀剑把他围起来,并说:“这些人都是虎狼之辈,不管尊卑,你离开这里准备去哪里呢?”于是簇拥着李嗣源和李绍真等进城,结果城里的人不让外面的兵进去,皇甫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