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部分 (第1/4页)

'21'甲申,兴王薨。,张后长子也,幼曰定王侗。张后以故数欲危太子,太子常以恭逊取容。会薨,侗尚幼,太子位遂定。

'21'甲申(二十六日),兴王李去世。李是张皇后的长子,幼子是定王李侗。张皇后多次借故想要动摇太子李豫的地位,李豫总是恭恭敬敬地讨好张皇后。这时兴王李去世,定王李侗年纪还幼小,太子李豫的地位才得以确定。

'22'乙酉,凤翔节度使崔光远破党项于普润。

'22'乙酉(二十七日),凤翔节度使崔光远于普润县打败了党项军队。

'23'平卢兵马使田神功奏破史思明之兵于郑州。

'23'平卢兵马使田神功上奏说在郑州打败了史思明的军队。

'24'上皇爱兴庆宫,自蜀归,即居之。上时自夹城往起居,上皇亦间至大明宫。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内侍监高力士久侍卫上皇;上又命玉真公主、如仙媛、内侍王承恩、魏悦及梨园弟子常娱侍左右。上皇多御长庆楼,父老过者往往瞻拜,呼万岁,上皇常于楼下置酒赐之;又尝召将军郭英义等上楼赐宴。有剑南奏事官过楼下拜舞,上皇命玉真公主、如仙媛为之作主人。

'24'玄宗喜欢兴庆宫,所以从蜀中返回长安后,就一直居住在兴庆宫中。肃宗经常从夹城中去问候请安,玄宗有时也到大明宫中来看望肃宗。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与内侍监高力士长期侍奉保卫玄宗。肃宗又命令玉真公主、如仙媛、内侍王承恩、魏悦以及梨园弟子等经常在玄宗左右,以使他欢娱。玄宗经常登临长庆楼,经过的父老百姓看见后,总是下拜,并高呼万岁,玄宗就在楼下设置酒宴赏赐他们。玄宗又曾经把将军郭英等召上楼款待他们。有一次,剑南道来京师奏事的官吏经过,在楼下向玄宗拜舞,玄宗就命令玉真公主与如仙媛设宴招待。

李辅国素微贱,虽暴贵用事,上皇左右皆轻之。辅国意恨,且欲立奇功以固其宠,乃言于上曰:“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谕不能解,不敢不以闻。”上泣曰:“圣皇慈仁,岂容有此!”对曰:“上皇固无此意,其如群小何!陛为天下主,当为社稷大计,消乱于未萌,岂得徇匹夫之孝!且兴庆宫与阎闾相参,垣墉浅露,非至尊所宜居。大内深严,奉迎居之,与彼何殊,又得杜绝小人荧惑圣听。如此,上皇享万岁之安,陛下有三朝之乐,庸何伤乎!”上不听。兴庆宫先有马三百匹,辅国矫敕取之。才留十匹。上皇谓高力士曰:“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

宦官李辅国出身贫贱,后来虽然飞黄腾达,在朝中巩专权用事,但玄宗左右的人都瞧不起他。李辅国心中怀恨,并且想建立奇功借以贡固自己的地位,就对肃宗说:“上皇居住在兴庆宫中,每天都与外面的人交结,特别是陈玄礼与高力士,在谋划做不利于陛下的事。现在禁军的六军将士都是在灵武拥立陛下即位的元勋功臣,他们都议论纷纷,心中不安,我虽然多方给他们解释,但他们不听,所以不敢不向陛下报告。”肃宗听后痛哭流涕地说:“父皇仁慈,怎么会有那种事呢!”李辅国又说:“上皇固然不会做那种事,但在他周围的那些小人就难说了!陛下是天下的君主,应该为国家的前途着想,消除内乱于萌芽之时,怎么能够遵从凡夫之孝而误了国家的大事呢!再说兴庆宫与坊市居民相混杂,宫墙低矮,不是上皇所应该居住的地方。皇宫内戒备森严,如果把上皇迎进来居住,与兴庆宫没有什么不同,而且还能够杜绝那些小人蛊惑上皇。这样,对于上皇来说可以享受终身之安,对于陛下来说可以一日三次去请安问好,有什么不好呢!”肃宗不答应。兴庆宫原先有马三百匹,李辅国就假称有诏书命令取走了这些马,仅留下十匹。玄宗对高力士说:“我的儿子听信了李辅国的谗言,不能够对我始终尽孝了。”

辅国又令六军将士,号哭叩头,请迎上皇居西内。上泣不应。辅国惧。会上不豫,秋,七月,丁未,辅国矫称上语,迎上皇游西内,至睿武门,辅国将射生五百骑,露刃遮道奏曰:“皇帝以兴庆宫湫隘,迎上皇迁居大内。”上皇惊,几坠。高力士曰:“李辅国何得无礼!”叱令下马。辅国不得已而下。力士因宣上皇诰曰:“诸将士各好在!”将士皆纳刃,再拜,呼万岁。力士又叱辅国与己共执上皇马,侍卫西内,居甘露殿。辅国帅众而退。所留侍卫兵,才老数十人。陈玄礼、高力士及旧宫人皆不得留左右。上皇曰:“兴庆宫,吾之王地,吾数以让皇帝,皇帝不受。今日之徒,亦吾志也。”是日,辅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