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部分 (第1/4页)

之,终无成功。吾兄司徒父子,勇略过人,为众所服;骠骑诚奏天子赦其罪,召以为帅,则代北之人一麾响应,狂贼不足平也!”景思以为然,遣使诣行在言之;诏如所请。友金以五百骑赍诏诣达靼迎之,李克用帅达靼诸部万人赴之。

'14'唐将瞿稹、李友金来到代州,十多天后,募得士兵三万人,都是北方的杂胡,驻扎在崞县之西,这些胡族士兵粗犷骠悍,暴虐凶横,瞿稹和李友金都无法控制。李友金于是游说陈景恩:“今天虽然有兵众好几万人,如果没有威信卓著的将领统帅他们,最终是不能成功的。我的兄长司徒李国昌与他的儿子李克用,均有过人的勇力和智略,为兵众所推服;陈骠骑如果能上奏大唐天子赦免他们的罪,召回他们任为统帅,就可以使代北诸胡士兵群起响应,贼寇再猖狂也不足以平定了!”陈景恩听后感到有道理,于是派遣使者到成都行宫向唐僖宗奏请;唐僖宗颁下诏书批准了陈景恩的请求。李友金于是怀着诏书带五百骑兵到鞑靼往迎李国昌、李克用父子,李克用奉诏后立即率领鞑靼诸部兵万余人开进塞内赴援。

'15'群臣追从车驾者稍集成都,南北司朝者近二百人,诸道及四夷贡献不绝,蜀中府库充实,与京师无异,赏赐不乏,士卒欣悦。

'15'唐朝诸大臣追从唐僖宗车驾者逐渐聚集于成都,南衙和北司朝见皇上者有近二百人,诸道地方官和四姨酋领贡献给成都行宫的物资连绵不起,蜀中府库很充实,与往年在京师时没有两样,于是唐僖宗给予将士的赏赐并不缺乏,士卒欢欣鼓舞。

'16'黄巢得王徽,逼以官,徽阳喑,不从;月余,逃奔河中,遣人间奉绢表诣行在。诏以徽为兵部尚书。

'16'黄巢捕获王徽,逼他出任大齐的官职,王徽装聋不说话,不肯从命。一个月后,王徽逃奔于河中,派人走小路将写于绢上的表文送到成都行宫。唐僖宗颁下诏书任命王徽为兵部尚书。

'17'前夏绥节度使诸葛爽复自河阳奉表自归,即以为河阳节度使。

'17'唐前绥节度使诸葛爽自河阳奉表朝廷,表示要弃暗投明,复归大唐,唐僖宗立即任诸葛爽为河阳节度使。

'18'宥州刺史拓跋思恭,本党项羌也,纠合夷、夏兵会延节度使李孝昌于州,同盟讨贼。

'18'唐宥州刺史拓跋思恭本为党项羌族人,这时纠合夷族、汉族士兵,在州会合延节度使李者昌,结成同盟以讨伐黄巢军。

奏天镇使齐克俭遣使诣郑畋求自效。甲子,畋传檄天下藩镇,合兵讨贼。时天子在蜀,诏令不通,天下谓朝廷不能复振,及得畋檄,争发兵应之。贼惧,不敢复窥京西。

唐奉天镇使齐克俭派遣使者到郑畋处要求投军自效,以雪洗潼关外战败的耻辱。甲子(十六日),郑畋向全国各藩镇发布檄文,号召天下藩镇合兵攻讨黄巢贼寇。当时大唐天子居留于蜀地,诏令不通畅,天下藩镇由于消息不通,都传言大唐王朝不能再复兴振作,这时得到郑畋的檄文,都争着调发军队响应。黄巢对于这种形势感到恐惧,不敢再派兵窥伺长安以西的地方。

'19'夏,四月,戊寅朔,加王铎兼侍中。

'19'夏季。四月,戊寅朔(初一),唐僖宗加王铎官兼侍中。

'20'以拓跋思恭权知夏绥节度使。

'20'任命拓跋思恭为权知夏绥节度使。

'21'黄巢以其将王玫为宁节度使,州通塞镇将朱玫起兵诛之,让别将李重古为节度使,自将兵讨巢。

'21'黄巢任命其部将王玫为宁节度使。唐州通塞镇将朱玫起兵将王玫诛杀,让别将李重古为州节度使,自己率领军队攻讨黄巢军。

是时,唐弘夫屯渭北,王重荣屯沙苑,王处存屯渭桥,拓跋思恭屯武功,郑畋屯。弘夫乘龙尾之捷,进薄长安。

这时,唐弘夫率军驻扎于渭北,王重荣率军屯驻沙苑,王处存驻军渭桥,拓跋思恭屯军武功,郑畋统率大军进驻,形成四面合围长安的形势。唐弘夫乘龙尾大捷的余威率军猛进,逼近长安。

壬午,黄巢帅众东走,程宗楚先自延秋门入,弘夫继至,处存帅锐卒五千夜入城。坊市民喜,争欢呼出迎官军,或以瓦砾击贼,或拾箭以供官军。宗楚等恐诸将分其功,不报凤翔、夏,军士释兵入第舍,掠金帛、妓妾。处存令军士系白为号,坊市少年或窃其号以惊人。贼露宿霸上,知官军不整,且诸军不相继,引兵还袭之,自诸门分入,大战长安中,宗楚、弘夫死,军士重负不能走,是以甚败,死者什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